张仲元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2-05-04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简介张仲元(1863-1939),字午樵,河北乐亭人。清光绪、宣统年间供职于太医院,光绪年间官至太医院院使,后升迁太医院督办,为“花翎三品顶戴,督办清察管理太医院事务”。光绪四年至光绪二十一年(1878~1895年),张仲元曾多次为光绪帝和慈禧太后诊病,是这一时期太医院最重要、最有名的御医。他是清代最后一位太医院院使,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太医院院使。[1]

生平1863年生于乐亭县西南乡张家铺村。幼年聪颖好学,只因家境贫寒而废读辍学,跟随其父张祥云在京城行医。在其父指导下,经刻苦努力,博览医书,随年龄增长,医业也已大有长进,临床尤精于内、外两科。青年时期考入太医院。初入太医院的数年,医技未得发挥。一次,慈禧太后患左臂不能屈伸之症,虽经数日治疗,症状亦不见好转,许多御医都没有办法。后经张仲元诊治,应手霍然而愈。从此,其名声大噪,得以越级超迁。光绪二十九年(1903),被授以正堂职。宣统元年(1909),升任主管太医院的主官一—院使,为花翎五品顶戴、兼上药房值宿供奉官。据《清史稿》记载,其上任后曾上疏朝庭,要求改革太医院旧制,“特崇院使以次各品秩”,获准。其后改为花翎四品顶戴。1920年,仲元迁任督办清察管理太医院事务大臣,为花翎三品顶戴。后闲居寓所“如不及斋”,1939年逝世。在陈可冀等所著《慈禧光绪医方选议》一书中,收录有他参与为慈禧、光绪所拟处方近40条。在《清官医案选》一书中,也选有许多他所诊治的案例。[2]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