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脆弱区煤炭开发与生态水位保护
图书信息
作者:王双明,黄庆享,范立民,王文科著
出 版 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0-8-1
版次:1
页数:195
字数: 印刷时间:2010-8-1
开本:16开
纸张:胶版纸
印次:1
I S B N:9787030278876
包装:平装
获奖:本书为主要内容的成果获得2010年度中国煤炭工业科学技术一等奖。
内容简介本书运用煤地质学、水文水资源学、生态与环境科学和采矿工程等多学科的理论和方法,研究了陕北侏罗纪煤田生态脆弱区煤一水一生态环境的空间配置特征;调查了采煤引起的表生生态效应;揭示了区内合理生态地下水水位埋深为1.5~5.0m;提出了以采煤方法规划为基础,以减小采动损害为途径,以保护地下水水位为核心的科学开采技术思路;划分了基于生态水位保护的开采条件分区,提出了适用于不同地质条件的采煤方法;促进了陕北大型煤炭基地建设的健康发展。
本书可供煤地质、水文水资源、生态与环境等学科研究人员,采矿工程专业技术人员和有关部门决策者参考。
目录序
前言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区自然地理
1.3 陕北生态脆弱区的煤炭开发现状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参考文献
2 陕北侏罗纪煤田煤层特性及赋存特征
2.1 煤层
2.2 煤层上覆基岩
2.3 煤层上覆岩层工程地质性质
2.4 隔水层工程地质特性
2.5 煤层与含水层赋存特征
参考文献
3 陕北生态脆弱矿区水资源
3.1 水资源基本特征及开发利用现状
3.2 萨拉乌苏组及其地下水资源
3.3 烧变岩及其地下水资源
3.4 地下水资源补径排条件
3.5 地下水化学特征
参考文献
4 生态环境特征及采煤引起的表生生态效应
4.1 生态环境特征
4.2 煤矿采空区地面塌陷特征
4.3 地下水与表生生态环境关系
4.4 采空区表生生态环境特征
4.5 采煤与地下水水位控制
参考文献
5 采动覆岩破坏规律与隔水层稳定性
5.1 概述
5.2 “固、液、气”三相介质耦合相似模拟技术
5.3 采动地层破坏规律及其结构特征
5.4 浅埋煤层顶板裂隙带关键层的结构理论
5.5 采动覆岩破坏规律与隔水层稳定性
参考文献
6 采动隔水性与科学采矿途径
6.1 采动隔水性
6.2 隔水层的采动隔水性判据
6.3 保水开采分类
6.4 生态脆弱矿区的科学采矿途径
6.5 保水开采实践
6.6 陕北生态脆弱矿区煤炭科学开采战略
参考文献
7 陕北生态脆弱矿区开采沉陷损害控制与生态恢复
7.1 开采沉陷破坏规律
7.2 开采沉陷损害分区分级评价体系
7.3 地下水资源赋存特点及控制采煤疏水模式
7.4 减小开采沉陷损害控制理论与方法
7.5 矿区生态恢复与重建途径
7.6 开采沉陷损害控制与治理模式
参考文献
8 结论
8.1 主要结论
8.2 讨论及建议
获奖及引用本书为主要内容的成果:《陕北煤炭基地可持续发展思路》获得2004年度陕西省科学技术二等奖(完成人:王双明、范立民、杨宏科);《论保水采煤问题》2009年获得陕西省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二等奖(作者:范立民);《榆神府区煤炭资源开发与生态水位保护研究》获得2010年度中国煤炭工业科学技术一等奖;《陕北生态脆弱矿区煤水地质特征与科学开采研究》获得2010年度陕西省科学技术一等奖;《鄂尔多斯盆地生态脆弱区煤炭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关键技术》获得2011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据检索,该书已经被引用近百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