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坐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2-05-04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ǒu zuò

1、陪坐。《礼记·曲礼上》:“偶坐不辞。”郑玄注:“偶,配也。”陈澔集说:“因其有宾而己亦偶配於坐,亦以此席不专为己设,故不辞也。”

2、相对而坐;同坐。 南朝 宋颜延之《夏夜呈从兄散骑车长沙》诗:“独静闕偶坐,临堂对星分。”李善注引贾逵《国语注》:“偶,对也。” 唐杜甫《题李尊师松树障子歌》:“松下丈人巾屨同,偶坐似是商山 翁。”《太平广记》卷三八六引《稽神录·赵某妻》:“堂上一緑衣、一白衣偶坐。”

偶而小坐。 唐贺知章《题袁氏别业》诗:“主人不相识,偶坐为林泉。”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