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仙子·八月十六日有怀寄京师两儿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2-05-04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基本信息名称:【双调】水仙子·八月十六日有怀寄京师两儿

年代:明代

作者:杨廷和

体裁:散曲·小令

宫调:双调

曲牌:水仙子

作品原文【双调】水仙子

八月十六日有怀寄京师两儿

百般忧念百般难,一度书来一度宽⑴,经年间阻经年盼⑵。利名途祸患端,做闲官只守闲官。常记三缄,常怀一寸丹。怕人情翻覆波澜。[1]

作品注释⑴一度书来一度宽:每次收到信,担忧、怀念之情得到一次宽慰。

⑵经年:一年。间阻:分离。[1]

曲牌格律【曲牌】

水仙子,曲牌名。又称为“湘妃怨”、“冯夷曲”、“凌波曲”、“凌波仙”等。入“双调”,亦入“中吕宫”、“南吕宫”。首二句宜对。六、七句可作五字,宜对;亦可作两个四字句,与末句相配。兼作小令、套曲。也可带“折桂令”为带过曲。南曲略同。

【格律】

×平×仄仄平平,×仄平平平厶平。

×平×仄平平去,平平平厶平(上),仄平平、×仄平平。

平平厶,×仄平,×仄平平。

(注:北曲入派三声,故只列平上去;上去为仄声;字声通用标“×”;韵位加粗体。)[2]

作品简析杨廷和是明代名臣,历仕宪宗、孝宗、武宗、世宗四朝,为武宗、世宗两朝宰辅,因“大礼议”被罢官。退职回乡后,他的两个儿子还在京城做官,于是他写了这首抒写亲情的小令。曲中写出了一位饱尝官场险恶、饱经仕途忧患的父亲的舐犊深情。他已闲居在家,而对仍在京城做闲官的儿子们是千般思念,万般担忧。一封来信,就是最好的安慰。他向儿子们述说了切身体会:官场险恶,祸福无常,人情翻覆,无风起浪。他训诫儿子们要远祸避害。但同时也教导他们要保持耿耿忠心,表现出高尚的情操。[1]

作者简介杨廷和

(1459~1529)明代文学家。字介夫,成都新都(今四川新都)人。杨慎之父。公元1478年(明成化十四年)中进士,曾任翰林院修撰。因指斥刘瑾专权,被改任南京吏部左侍郎,后又任南京户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刘瑾事败,因功进少傅,官至太子太师兼华盖殿大学士。嘉靖(明世宗年号,公元1522~1566年)初年,因议大礼(反对皇帝加封帝父称号)被罢官回乡。工散曲,有散曲集《乐府遗音》。论者认为散曲风格与张养浩相近。[1]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