晕滃法
晕滃法是地图上表示地形的一种方法,印在地形坡面图上顺流水线方向绘制一系列不连续的短线(称晕滃线),以线粗细、疏密和长短表示地形坡度的陡缓,并建立一定的立体感。
晕滃法由德国莱曼(J.Lehmann)于1799年创制,他把地形坡上的受光量,根据直照原则设定水平面上的单位受光量等于 1,则在倾斜面上的受光量H=1×cosα=cosα(α为倾斜角),以此算式为基础,制定了晕滃尺,将晕滃线的宽度与晕滃线间空白的宽度之比与地形坡度建立对应关系。
晕滃法在19世纪曾经是表示地形的主要方法。到19世纪后半叶逐渐让位于更科学的等高线法。到20世纪中叶被绘制更方便、立体感更强的晕渲法所取代。现已较少使用。
晕渲法(hill shading)是应用阴影原理,以色调的阴暗、冷暖变化表现地形立体起伏的一种方法。最初使用直照光源,后改为斜照光源,设平行光线倾角为45°,地形各部位的受光量H=0.707(cosα+sinα·cosc)。式中α为地面坡度角,c为相对于光源的方向角。晕渲法不严格按此数学法则进行,而根据斜照光源下地形各部位受光量变化的基本规律,并引进空气透视等艺术法则,应用绘画技术进行地形立体造型。晕渲通常用毛笔及美术喷笔为工具,用水墨画单色晕渲,用水彩(或水粉)绘制彩色晕渲。此法虽缺乏数量概念,但立体感强,富有表现力,通俗易懂。晕渲最早出现于18世纪初期,1701年俄国谢明、列麦佐夫所编的西伯利亚地图集中的一些地图,1716年德国高曼所绘的世界地图,都采用该方法显示地形。19世纪后半叶出现了多色平版印刷术,晕渲的制印显得便利经济,得到普遍采用,到20世纪晕渲技术更加成熟,随着半色调网目制印的出现,晕渲法获得了精美的印刷效果,在20世纪中叶取代了晕滃法,成为主要的地形立体显示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