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蟾宫·元宵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2-05-04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基本信息名称:【双调】古蟾宫·元宵

年代:明代

作者:王磐

体裁:散曲·小令

宫调:双调

曲牌:古蟾宫

作品原文【双调】古蟾宫

元宵⑴

听元宵,往岁喧哗,歌也千家,舞也千家。听元宵,今岁嗟呀⑵,愁也千家,怨也千家。那里有闹红尘香车宝马⑶?祗不过送黄昏古木寒鸦。诗也消乏⑷,酒也消乏,冷落了春风,憔悴了梅花。[1]

作品注释⑴元宵:农历正月十五日为元宵节。这天晚上,民间有挂彩灯,观彩灯的习俗。

⑵今岁嗟呀:今年到处都是叹息的声音。

⑶闹红尘:尘世热闹。香车宝马:豪华的车马。

⑷消乏:消沉,贫乏。[1]

作品简析这首散曲是反映社会现实的作品。小令描写了往年元宵节的热闹、欢乐气氛,同时又写了写作当年元宵节的冷清,百姓的愁怨。今昔对比,反映出明代国家日渐衰败,百姓生活每况愈下的情形,对老百姓的苦难生活深表同情,对官府的残酷统治表示强烈不满。[1]

此曲用“今岁”、“往岁”的对比手法, 描写了元宵节冷落的景象。“听元宵今岁嗟呀,愁也千家, 怨也千家。”正反映当时人民生活的实况和广大人民对反动统治的愤懑情绪。据《尧山堂外纪》载:“弘治、正德时,‘高邮元宵最盛, 好事者多携佳灯美酒, 即西楼为乐。……后经荒岁苛政, 闾阎凋敝, 良宵遂索然矣。’”这段话正可做为这首小令的最佳注脚。[2]

作者简介王磐

(1470—1530)明代散曲家。字鸿渐。高邮(今属江苏)人。生于富室,有隽才,好读书,曾为诸生,嫌拘束而弃之,终身不再应举作官,纵情于山水诗酒。性好楼居,筑楼于高邮城西僻地,常与名士谈咏其间,因自号西楼。他工诗能画,尤善音律,脱口而出,即合格调常常丝竹觞咏,彻夜忘倦性格飘洒,一时名重。王磐散曲存小令65首,套曲9首,全属北曲。多庆节、赏花、记游等表现个人闲情逸致之作,反映了他生活和性格的基本方面。但有部分作品比较深刻地反映了社会现实,或表达了作者改变现实的愿望。著有《王西楼乐府》1卷,有明嘉靖三十年刊本,为其甥张守中所校订刊行。[3]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