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菌界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2-05-04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假菌界(Chromista,又译为“藻物界”或“藻界”)是真核生物域的一个分支,很可能是多源的,可以被并入原生动物界,或者分开自成一界。他们包括所有的藻类,藻类的叶绿体中都包含叶绿素a和叶绿素c和其他一些无色的叶绿素。假菌界生物细胞具有四层细胞膜。

假菌界包括三个门:

不等鞭毛门(Heterokontophyta)

粘着门(Haptophyte )

隐藻门(Cryptomonads)

近年来,由于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分类学家们将rRNA的碱基序列用于系统发育的分析中。卡瓦尼-史密斯(Cavalier-Smith,1988~1989)提出生物八界分类系统,这一系统反映了当前人们的认识水平。

细菌总界(Empire Bacteria)

1.真细菌界(Kingdom Eubacteria)

2.古细菌界(Kingdom Archaebacteria)

真核总界(Empire Eukaryota)

3.原始动物界(Kingdom Archezoa)

4.原生动物界(Kingdom Protozoa)

5.植物界(Kingdom Plantae)

6.动物界(Kingdom Animalia)

7.真菌界(Kingdom Fungi)

8.假菌界(Kingdom Chromista)

八界系统是在生物界级水平上追求系统的自然性,减少人为性的体现。较之过去的系统有如下的变动:① 古细菌从细菌中分出独立成界; ② 过去比较混乱的原生生物界被拆散,分别归于原始动物界、原生动物界和假菌界;③ 过去真菌界中的黏菌和卵菌分别归入原生动物界和假菌界。不难看出原来的真菌已被分别列入原生动物界、真菌界和假菌界。这是由于分子系统学和超微结构的深入研究,发现原来的所谓真菌实际上并非单系类群(monophyletic group),而是一个由不同祖先的后裔组成的若干生物界的混合体,亦即多元的复系类群(polyphyletic group)。这个混杂的生物类群,过去叫真菌界。为了将这个旧真菌界与现在的新真菌界区分开,现在将过去这个混杂的生物类群称为菌物。因此菌物包括黏菌、卵菌和真菌,分别被列入原生动物界、假菌界和真菌界。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