辞郡守李公恩命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2-05-04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作品原文辞郡守李公恩命

虚着褐衣老,浮杯道不成①。

誓传经论死,不染利名生②。

厌树遮山色,怜窗向月明③。

他时随范蠡,一棹五湖轻④。[1]

作品注释①褐衣:粗服。详见支遁《咏利城山居》注⑥。浮杯:即浮槎,传说中来往于海上和天河之间的木筏。道:道行,修养。

②经论:指佛教的经典著作和学术理论。染:沾染。

③怜:爱,喜欢。

④范蠡(lí):春秋末越国大夫。字少伯,楚国宛(今河南省南阳市)人。他出身微贱,以功历仕越为大夫并擢上将军。越败于吴,他亲为人质,与越王勾践卧薪尝胆,蓄志复仇。归国后即与勾践、大夫文种等励精图治,休养生息,埋头备战,终于攻灭吴国。传说他功成之后便隐名埋姓,携着西施,遨游于江湖之中,或说他变更名姓,行商牟利,亨尽人生荣华富贵,以补偿早年困于吴国时所忍受的艰辛。他是后世公认的著名谋臣和高士。一棹:一只小船。五湖:中国五个大湖的总称。有多种说法,一般习惯称洞庭湖、鄱阳湖、太湖、巢湖、洪泽湖为五湖。[1]

作品简析郡守李公不详所指。恩命指给人予恩惠的命令。郡守下令征聘重用,本为莫大荣幸,而作者却慨然拒绝,仅以诗句作答。诗中反复说自己轻淡名利,甘心隐遁。表现出一代高僧的清风亮节和高尚情怀。诗也写得刚劲有力,清新自然。[1]

作者简介恒超(877-949),唐末五代之际棣州开元寺僧。俗姓冯,范阳(今河北省涿州市)人。出家于五台山。后梁龙德年间(公元92l-923年)居棣州开元寺,开坛讲说经论达二十余年,传法嗣百余人。相国冯道重其名,奏请御赐紫袈裟。后汉乾佑二年 (公元949)年) 卒于开元寺,赐号“德正大师”。他治学参以子史,证以教宗,学问博大精深,操持严谨节制,为五代时著名高僧。偶尔为诗,却不乏佳篇美句,当时被人传诵。[1]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