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巢燕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2-05-06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前蜀高僧伏牛上人所写之诗。五代十国时期伏牛只留下一组古风,名曰三伤颂,分别为伤叹燕、鸟、蜂,此选其一。此诗采用歌谣的形式,用通俗平易的语言,阐述作者所信仰的人生真理。

作品名称:

伤巢燕

创作年代:

前蜀

文学体裁:

律诗

作者:

伏牛

目录

作品原文作品注释作品简析作者简介

作品原文伤巢燕

伤嗟垒巢燕,虽巧无深见①。

修营一个窠,往复几千转②。

双飞碧水头,对语虹梁畔③。

身缘觅食疲,口为衔泥烂④。

驱驰九夏初,方产巢中卵⑤。

停腾怕饥渴,抚养知寒暖

怜惜过于人,衔虫喂皆遍。

父为理毛衣,母来将食饘⑦。

一旦羽翼成,分飞不相管。

世有少智人,恳力忧家眷⑧。

男女未成长,颜色已衰变⑨。

燕子燕子听吾语,随时且过休辛苦。

纵使窠中千个儿,秋风才动终须去。

世人世人不要贪,此言是药思量取。

饶你平生男女多,谁能伴尔归泉路?[1]

作品注释①深见:犹远见。

②转:回、次。③虹梁:一作曲梁,一作曲桥,皆通。

④衔泥:燕为作巢须口衔泥浆。

⑤九夏:夏季共九十天。九夏初犹言夏初。

⑥停腾:停止飞翔觅食。

⑦饘(zhān):厚粥,指雌燕将食物嚼烂成粥糊状以喂雏燕。

⑧恳力:尽力,一心一意地。

⑨男女:犹言儿女,下同。衰变:因衰弱变得苍老或无力,即衰老。[1]

作品简析伏牛上人只留下一组古风,名曰三伤颂,分别为伤叹燕、鸟、蜂,此选其一。此诗采用歌谣的形式,用通俗平易的语言,阐述作者所信仰的人生真理。描写细腻,词语质朴,层次分明,比喻准确,艺术上有一定的优点。[1]

作者简介伏牛,五代十国时前蜀高僧,法讳字号已佚,时称伏牛上人。生卒年、俗姓籍贯均不详,大约公元905前后在世。终生在蜀地弘法传教,道誉甚高,颇得前蜀诸王礼遇。能诗,多散亡,此诗选自《全唐诗外编》。[1]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