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虎记
作品概况作品名称:义虎记
创作年代:清代
作者:王猷定
作品体裁:散文
作品原文辛丑春,余客会稽,集宋公荔裳之署斋(1)。有客谈虎,公因言其同乡明经孙某,嘉靖时为山西孝义知县,见义虎甚奇,属余作记。
县郭外高唐、孤岐诸山多虎。一樵者朝行丛箐中,忽失足堕虎穴。两小虎卧穴内。穴如覆釜,三面石齿廉利,前壁稍平,高丈许。藓落如溜,为虎径。樵踊而蹶者数,彷徨绕壁,泣待死。日落风生,虎啸逾壁入,口衔生糜,分饲两小虎。见樵蹲伏,张牙奋搏。俄巡视若有思者,反以残肉食樵,入抱小虎卧。樵私度虎饱,朝必及。昧爽,虎跃而出。停午,复衔一麂来,饲其子,仍投馂与樵。樵馁甚,取啖,渴自饮其溺。如是者弥月,浸与虎狎。
一日,小虎渐壮,虎负之出。樵急仰天大号:“大王救我!”须臾,虎复入,拳双足俛首就樵(2)。樵骑虎,腾壁上。虎置樵,携子行。阴崖灌莽,禽鸟声绝,风猎猎从黑林生。樵益急,呼“大王”。虎却顾,樵跽告曰:“蒙大王活我,今相失,惧不免他患。幸终活我,导我中衢,我死不忘报也。”虎颔之,遂前至中衢,反立视樵。樵复告曰:“小人西关穷民也,今去将不复见。归当畜一豚,候大王西关外邮亭之下,某日时过飨。无忘吾言。”虎点头,樵泣,虎亦泣。迨归,家人惊讯。樵语故,共喜。至期具豚,方事宰割,虎先期至,不见樵,竟入西关。居民见之,呼猎者闭关栅,矛梃铳弩毕集,约生擒以献邑宰。樵奔救告众曰;“虎与我有大恩,愿公等勿伤。”众竞擒诣县,樵击鼓大呼。官怒诘,樵具告前事。不信。樵曰:“请验之,如诳,愿受笞!”官亲至虎所,樵抱虎痛哭曰;“救我者大王耶?”虎点头。“大王以赴约入关耶?”复点头。“我为大王请命,若不得,愿以死从大王。”言未讫,虎泪堕地如雨。观者数千人,莫不叹息。官大骇,趋释之(3),驱至亭下,投以豚,矫尾大嚼,顾樵而去。后名其亭曰“义虎亭”。
王子曰(4):余闻唐时有邑人郑兴者,以孝义闻,遂以名其县。今亭复以虎名,然则山川之气,固独钟于此邑欤?世往往以杀人之事归狱猛兽,闻义虎之说,其亦知所愧哉![1]
作品赏析该文的故事梗概如下:
(1)山西省孝义县郊外的高唐山和孤岐山一带,老虎经常出没。
(2)有个樵夫忽然失足掉在老虎穴中,发现穴中还有两只小老虎。
(3)从上面游下来一条大蛇要加害小老虎,被樵夫砍死。
(4)回到穴中的母老虎看见死蛇,似乎若有所思。
(5)母老虎表示感恩,把残留下来的鹿肉叼到樵夫面前给他吃。
(6)一个多月的虎穴生活,樵夫和老虎混熟了。
(7)樵夫在老虎的帮助下,离开了虎穴。
(8)樵夫与老虎约定,回去后养一头猪,在某日把猪放在西关外亭子下面送给老虎。
(9)这天,樵夫一家正在杀猪,老虎提前到达,不见樵夫,便闯入西关。
(10)老虎被当地居民生擒活捉。
(11)樵夫赶到现场,向群众和县老爷说明缘由,说这头老虎有恩于他,是应约而来。樵夫请求人们不要伤害老虎,但没能说服他们。
(12)樵夫抱住老虎痛哭,并与老虎对话,老虎流泪如雨,在场的人们惊叹不已。
(13)人们放掉老虎,老虎吃完了猪,依依不舍离去。
(14)人们把这个亭子叫做义虎亭。
《义虎记》设计了两次危机解除,即:①危机产生——施恩——危机解除和报恩;②危机再产生——危机极大化——感化——危机解除。
其中:①是樵夫碰到的危机,②是老虎经历的危机。①中樵夫对老虎的施恩是由于樵夫砍死大蛇,不仅防御了自己,而且保护了小虎的生命。②是樵夫为了报答老虎的救命之恩,不料却招来老虎被生擒活捉的危机,樵夫为解除危机挺身奔呼,危机反而加重。人和动物之间的以心传心的感情交流,使得在场的人们大受感动,而终于使危机化解。感人的高潮又直接导致了义虎亭的诞生。《义虎记》为古代动物报恩故事中的一篇佳作。[2]
作者简介王猷定(1598-1662),江西南昌人,字于一,号轸石。明末拔贡生。工于诗文,有辩才。史可法征为记室。入清朝后,不去朝廷做官。文章与侯方域齐名,著有《四照堂集》。[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