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清荣
范清荣
范清荣[1]出生于1933年8月,5岁丧母,因生活所迫,哥哥和弟弟先后被卖掉,妹妹早早送给人家做了童养媳,可是一家人仍然食不果腹,他只好跟随父亲去逃荒要饭。解放后,是党让范清荣告别了苦难的童年。他1953年参加工作,1954年任辉县胡桥中心乡团委书记,由于思想进步、工作努力,于1955年10月1日被批准光荣地加人了中国共产党,从此他成了党的人。
从1957年开始,范清荣担任孟庄镇南李庄村党支部书记,在深秋季节组织清淤挖河中,他第一个脱掉鞋袜、甩掉上衣,抓起铁锹跳进河里带头干起来。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群众都争先恐后地跟着书记跳河清淤。为了让村民致富,村里办造纸厂时,他和妻子一起把家里值钱的东西全部卖掉,带头集资。在改革开放之初,他就带领村民建厂壮大集体经济,大胆买配件动手自己装汽车,到20公里开外的洪州城开荒造田,扩大耕地面积,组织村民因陋就简发展沼气,把一个烂摊子村变成了先进村、富裕村。1981年,他又受命于危难之际,接管了一个濒临倒闭的镇办轧钢厂。依靠科学管理,技术攻关,以产品质量、经营信誉治厂,赢得了广大用户的好评和信赖,一举把企业推上高效发展的轨道。1985年产值达到8000多万元,实现利税1080万元。同时,仅用5个月的时间又建成了一座3.5吨的炼钢炉。
1987年,由于电力奇缺,严重影响着孟庄镇企业的发展,成为制约当地经济发展的一大瓶颈。一天,时任孟庄镇党委书记的赵启忠,找到范清荣语重心长地说:“老范呀,你有多年办厂的经验,咱能不能建一座小火电厂,解决全镇乡镇企业缺少电力、影响快速发展这道难题呢?”范清荣笑笑说:“赵书记你这样信任我,为了给全镇经济快速发展插上翅膀,就让我大胆试试吧!”书记和他不谋而合,两双大手紧紧地握在了一起。
1987年8月,孟庄火电厂也就是如今的孟电集团的奠基战在一片空旷的田野上打响了。
那年,已经50有余的范清荣仍时时事事冲在前。经过近一年的苦干,一台6000千瓦的小火电机组建成了。人们欢呼、人们跳跃!喜讯像长了翅膀传遍了全镇的村村庄庄,许多人前来向他祝贺,这更激发了他的劲头!记得在动工兴建火电厂3号机组的关键时刻,一次风雨中他带头卸车赶任务,随着一块石头的滑落,范清荣也应声倒地,工人们赶忙把他扶起来,他不听领导和伙伴们的再三劝阻,忍着揪心的疼痛硬是在工地上坚持了五天五夜。第六天当他在床上再也爬不起来时,老伴儿和儿子将他送进医院一检查,呵,竟然断了三根肋骨,还有一根错位一寸多长,医生说再不听劝阻,扎破胸腔器官会有生命危险的!老范住院了,随之电厂建设指挥部也扎进了病房。就是这样,他在医院勉强住了一星期,便又偷偷跑回了工地。
2000年,孟电迎来了自己发展的战略机遇期。
范清荣根据当地煤炭和石灰石、水资源丰富及电力充足的优势,决定放眼全国市场求发展。他带着厂领导和技术骨干来到北京大学向专家、教授请教,谋求企业发展之路,专家们建议他们围绕用电量大的项目做文章。经过一个月的考察,范清荣敏锐地捕捉到了商机,在他脑海中产生了全新的构思,提出了从发展高科技、节能降耗、环保型项目着眼,引进德国西门子设备,上一条DCS集散型自动控制系统日产1000吨水泥旋窑干法生产线。
他说:从市场角度分析,高标号水泥目前在全省占据着领先地位,是铁路、公路、水库、电站、桥梁建设必需的原材料,尤其是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产品可以推向全国和打入国际市场。
范清荣从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高度进一步阐述了自己的观点:我们要科学地调整结构,使企业占领发展的战略制高点,新型号水泥生产,不仅可以把电厂每天产生的200吨煤灰、废渣作为生产资源供给,解决电厂污染问题。而且电厂还可以充分利用水泥厂的余热发电,降低成本提高效益。另外,我们还有一个更重要的着眼点,就是珠联璧合地实行股份制,形成规模化集团公司,为关停并转后的小水泥、小造纸、小机械、小煤窑的失业人员解决工作安置问题,以减轻社会负担和不安定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