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年例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2-05-07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所谓“年例”,即“年年有例”,是粤西地区特有的民间风俗,有“年例大过年”的说法。

据《茂名市志》记载:“‘年例’唯粤西鉴江、罗江两江流域的村落所独有,清代已十分流行。‘年例’是当地民间敬神、游神、祭祀社稷、祈祷风调雨顺、百业兴旺、国泰民安的活动”。

六七十年代曾一度中断,上世纪80年代又流行起来。每个地方做“年例”的时间不尽相同,从正月初二到年底都有,一般一天,有的两三天。每逢“年例”,村里都张灯结彩,锣鼓喧天,每家每户都大摆筵席,邀请亲朋好友来吃喝玩乐,晚上村里放电影,做大戏,放烟花,整条村沉浸在热闹喜庆的气氛中。

传统的“年例”的主旨是敬神、拜宗、祭祀社稷,祈祷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五谷丰登、人畜兴旺,这是人们美好的愿望!还有游神、游灯、点灯、打醮、舞狮、舞龙、做大戏、鬼仔戏等庆祝活动。在古代,人们的生产力极低,对大自然的驾驭能力很弱,因此,对神的敬畏是很深切的。

现在,“年例”依然在继续过,敬神的色彩依然很浓,但是现在的“年例”已经不仅仅是为了神而过,逐步演变成探亲访友的社交活动,成为一种沟通和交流的文化载体,辛苦一年的农民高兴热闹几天,聚聚情谊,交流信息。

“年例”一般有三天,头天叫“起年例”,第二天叫“正年例”,最后一天叫“年例尾”。从“起年例”到“年例尾”,贯穿始终的是大吃大喝和一连串的迷信活动。家家户户用鸡,猪肉,鱼做成一副“三牲”摆在一起供“菩萨”享用,名之曰“摆忠”。之后是放鞭炮,鞭炮声伴着锣鼓声,不绝于耳,场面壮观。第二天是菩萨出游巡门,人们这天摆的是生果素菜,一个道士,扬着一把生锈的“利剑”,一路上口念念有词,陪着菩萨共舞,场面滑稽热闹。此时有花灯展赏,有木偶延长,有电影公映,有烟花燃放。甚至有勇士比武,醒狮献艺或粤剧上演。他们各占一方,各行其道,庞杂而相对有序,独立而相对统一。

客人既可各择喜好,又无需四处奔走,转身变项,移步换景,浏览细赏相当方便。“年例尾”那天早上,火烧纸船,菩萨回庙,一年的年例也随之结束。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