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治长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2-13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公治长

公治长(前519~前470),名长,字子长,春秋时齐国人,亦说鲁国人。自幼家贫,勤俭节约,聪颖好学,博通书礼,终生治学而不仕。为孔子弟子、七十二贤之一,名列弟20位。因德才兼备,深为孔子赏识。

相传公冶长能通鸟语,并以此无辜获罪。孔子出于对诸侯开政的不满,又因对公治长身陷囹圄而痛惜,便说:“公冶长虽在缧绁之中,非其罪也。”并将女儿许他为妻。公冶长婚后,生了两个儿子,一个叫子犁,早亡,一个叫子耕。

公冶长一生治学,鲁君多次请他为大夫,但他一概不应,而是继承孔子遣志,教学育人,成为著名文士。公冶长墓,座落在诸城市马庄乡锡山子(原名公冶山)东南麓。公冶长书院,在今安丘县城顶山。唐朝曾追封公冶长为莒伯,北宁追封其为高密侯。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