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形病毒属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2-05-08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概述毛形形病毒属(Crinivirus)是长线形病毒科(Closteroviridae)下的一个属,属下共7种。该属病毒的基因组为二分体基因组。[1]

模式种莴苣侵染性黄化病毒(Lettuce infectious yellows virus)[1]

病毒特性形态学病毒粒子为短于1000nm的线状,有650~800nm和700~900nm两种典型长度的粒子,直径约12nm,螺旋对称结构,螺距3.4~3.8nm。[1]核酸为二分子线形正义ssRNA,基因组总长15.3~16kb,莴苣侵染性黄化病毒的RNA 1长8118nt,RNA 2长7193nt,分别包裹在两种粒子中,它们对于侵染都是必需的。[1]蛋白质有一个主要外壳蛋白和一个外壳蛋白类似物(CPd),分子质量分别为28~33kDa和52kDa。[1]

基因组二分体基因组,RNA的5’端可能有一个甲基化帽子结构,3’端既无Poly(A),也不形成tRNA样结构,但3’端序列可能形成发夹结构。莴苣侵染性黄化病毒的RNA 1是一个双顺反子,含有3个ORF,5’端和3’端的非编码区分别为97nt和219nt,ORF 1编码包括RdRp在内的复制相关蛋白,可能通过核糖体移码表达。ORF 2编码32kDa功能未知蛋白,该产物与其他蛋白没有同源性,该ORF 2与莴苣侵染性黄化病毒的基因组及其产物

柑橘速衰病毒及甜菜黄矮病毒的ORF 2大小及所处位置都相似,但相应的基因表达产物却是不相关的。RNA 2含有7个ORF,5’端和3’端的非编码区分别为326nt和187nt。RNA 2包含了5个基因组件,但不同于长线形病毒属的成员,因为在外壳蛋白基因上游有一个额外的ORF 4插入,同时该属所有病毒表达外壳蛋白的ORF与表达外壳蛋白类似物(CPd)的ORF位置是颠倒的,在甘薯褪绿矮化病毒和番茄褪绿病毒中表达CPd(75~79kDa)的ORF较大。该属莴苣侵染性黄化病毒和甘薯褪绿矮化病毒的RNA已测序。[1]

抗原特性免疫原性中等。[1]

细胞病理对于寄主植物的细胞病变了解较少。莴苣侵染性黄化病毒粒子存在于维管束薄壁组织中,感病细胞含有膜状体结构。甘薯褪绿矮化病毒感染的寄主细胞筛管中具有含小泡的纤维状结构。[1]

生物学寄主范围莴苣侵染性黄化病毒的自然寄主为莴苣、西瓜、甜瓜和南瓜等,实验寄主范围较广,约有15个科45种植物。甘薯褪绿矮化病毒侵染甘薯,实验寄主范围窄。[1]传播病毒的自然介体是粉虱,以半持久方式传播,病毒不经汁液接种传播。[1]地理分布莴苣侵染性黄化病毒分布于美国,甘薯褪绿矮化病毒在以色列、尼日利亚有报道。[1]

分类该属有7个种,模式种是莴苣侵染性黄化病毒,中国尚无报道。[1]编号

中文名

学名

国际基因库登录号码

1

茼麻黄化病毒

Abutilon yellows virus(AbYV)

-

2

南瓜黄色矮化失调病毒

Cucurbit yellow stunting disorder virus

(CYSDV)

-

3

莴苣褪绿病毒

Lettuce chlorosis virus(LCV)

-

4

莴苣侵染性黄化病毒

Lettuce infectious yellows virus(LIYV)

[U15440,U15441]

5

甘薯褪绿矮化病毒

Sweet potato chlorotic stunt virus(SPCSV)

[X80995]

6

番茄褪绿病毒

Tomato chlorosis virus(ToCV)

-

7

番茄侵染性褪绿病毒

Tomato infectious chlorosis virus(TICV)

-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