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虎寨遗址
降虎寨,又名云漈关,在福州市郊区北峰宦溪乡降虎岭上,靠近连江县界。相传有一虎中药箭至岭上独觉庵前,若有所诉。僧法诠为其去镞,抚摩。虎去,数日痊愈,复来,遂相随,因以名。降虎寨地势十分险要,处于隘口之上,为古时福州北面的重要门户。山寨至迟建于明代,明王应山《闽都记》载:“降虎岭有寨,置戍。”明嘉靖年间,戚继光曾率兵破寨,消灭了盘踞寨中的倭寇(一说此寨为戚继光所建)。抗日战争期间,爱国将士曾在此抗击侵犯福州的日军。民国38年(1949年)8月16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经此寨解放福州。降虎寨的寨墙遗址犹存,前后两寨门仍屹立降虎岭。面向连江的前寨门气势雄伟,古朴壮观。门系方石砌造,拱形,高2.85米,宽1.92米,厚1.73米。上有寨楼,今楼已毁,仅存青砖叠筑的大门,高1.85米,宽0.7米,厚0.62米。后寨门为石构,高2.47米,宽2.85米,厚1.17米。前后寨门相距近百米,一条北通连江、南下福州的古石道穿寨而过。此石道系宋嘉祐三年(1058年)怀安知县樊纪募资建造的,是福州北驿道(俗称温州路)的重要遗迹。1986年公布为福州市郊区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