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山石矿
寿山石矿分布在福州市郊北峰红寮乡寿山村周围的山岭、垅头、水田、溪涧中,主要有高山的牛骨洞、大水洞、大建洞、四股洞和旗岗、都成坑、月尾、坑头等数十个石矿,部分则散布在溪涧两侧水田底下砂层中。寿山石属冻石矿,学名“叶蜡石”,系水铝硅酸盐矿物,为火山喷发后的产物。按产地划分为田坑石、水坑石、山坑石三类。
田坑石[1]田坑石为寿山石中的一大类,英文名称field-pit stone,是指产于寿山乡一带溪旁水田中的零散的寿山石,故也称田石。 。田坑石,素称“石中之王”,分上、中、下和碓下坂四种。色彩上又有黄田、黑田、白田、红田之分。清郭柏苍《闽产录异》记载:“寿山石以田石为第一品,产于山田,无根而璞,盖地气挟土力所结者,故隆寒不泐,耕者偶得之。有黄白红黑四色。”田坑石又以田黄石为最上品,一般为黄红白三色相映,以黄为主,晶莹无瑕。田黄石产量极少,其价值甚高,有“一两田黄三两金”的说法。近几年来,寿山农民分别挖到0.8公斤、1公斤、2.6公斤、4公斤的特大田黄石。尤以2.6公斤那块质地最佳,价值可“易金数倍”。
水坑石[2]水坑石为寿山石中的一大类,离寿山村东南面约二公里有一矿床,由于矿床位于“坑头占”山麓,是寿山溪的发源地,矿脉垂直倾斜,洞深如井,凿采困难,且坑洞深入溪涧底,坑底不断有地下水涌出,故名“水坑”。凡坑头所产的石头,统称为“水坑石"。 ,有黄、白、红、绿、紫诸色,有水晶冻、仙草冻、牛角冻、天蓝冻、桃花冻、玛瑙冻等品种,晶莹透澈,质地微坚。坑头溪旁有三个水晶洞,最深者达10多米,洞大50立方米左右,采凿艰难,产品稀少。
山坑石主要有都成坑、尼姑楼、鹿目红、蛇匏、美翠寮、高山石、白水黄、栲栳山、月尾石、连江黄、吊耿、鸡角岭、旗岗石、芙蓉白、马头岗、墩洋绿等品种。其石洞大小、深浅不一,一般高、宽数米,深数十米,最深达400多米。矿工用手工敲打,掘采十分艰难。山坑石的形成有一定规律,挖掘时要根据规律首先找到矿脉,这矿脉外裹红壤,内包一层介于土石之间的松散物质,中间为松碎岩石。矿工沿矿脉挖凿直达矿石层,即可用手工敲打的办法从岩石中剥离出寿山石。寿山石品种繁多,石洁如玉,绚烂夺目,柔而易攻,可作上等雕刻石料。其传统工艺品可分为浮雕、镂雕、薄意浅刻和印钮四大类。石矿中开采的残石和石粉,以及山中的质劣的叶蜡石均可作为耐火材料。寿山石历史悠久,驰名中外。宋梁克家《三山志》记载:寿山石“洁净如玉,大者可一二尺,柔而易攻。盖珉类,五花石坑,相距十数里。红者、髹者、缃者、紫者,惟艾绿者难得”。明谢肇淛《福州府志》、清郑杰《闽中录》、郭柏苍《闽产录异》、郑祖庚《侯官乡土志》等书也均有记载。这些书记载的寿山石矿开采时间都不早于南宋,因而后人多认为寿山石的开采始于宋代。但1957年考古工作者在福州北郊浮村文化遗址中出土有寿山石矿制作的石锛、石族、石凿等器物,后又在福州北郊的南朝元嘉二十二年(445年)古墓中出土2只用寿山石雕刻的卧猪。1963年福州市文管会在北郊二凤山清理南朝墓室中出土两方寿山石雕猪(一残),长3.65厘米,宽0.77厘米,高0.33厘米。猪身俯伏,鼻腔向前拱伸,背鬣清晰,线条简洁形象逼真。这表明早在新石器时代或商周时期已使用寿山石,而在南朝已把寿山石加工成工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