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说明
《怎么说明》是由前苏联女诗人尤丽娅·弗拉吉米罗夫娜·德鲁尼娜创作的一首诗歌。
作品名称:
怎么说明
创作年代:
当代
文学体裁:
诗歌
作者:
尤丽娅·弗拉吉米罗夫娜·德鲁尼娜
译者:
尹厚梅
目录
作品原文作品赏析作者简介
作品原文怎样对那些双目如黑夜的
天生的盲人说明——
五彩缤纷的春天美景,
斑斓奇丽的霓虹彩影?
怎样对那些双耳如黑夜的
先天聋人说明——
那大提琴旋律的柔情,
那威震四方的万钧雷霆?
怎样对那些先天是冷血的
可怜人说明——
那大地奇迹的秘密——
那两个字——爱情?
(尹厚梅译)
作品赏析面对丰富、复杂的爱情,想要解读清楚,本身就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正如前苏联诗人格里巴乔夫在他的《不要埋怨》一诗中写道,爱情没有学校、没有课程,也没有导游图。因此,人们想要知道爱情的滋味,只有靠自己去感悟。
但是,真正的爱情是幸福美好的,这是公论,是人们追求的理想和想要得到的结果。她需要用眼去发现、用耳去聆听、用心去感悟才能抓住。
德鲁尼娜的《怎么说明》就回答了这样的问题。爱情是什么?爱情是“五彩缤纷的春天美景”,是“斑斓奇丽的霓虹彩影”。看不到这种美的人,就像那些双目如黑夜的盲人。爱情又如“那大提琴旋律的柔情”和“那威震四方的万钧雷霆”。感受不到这样优美的旋律,没有发自内心的躁动和震撼,也就体会不到爱的激情。面对爱情,没有人能无动于衷,也没有人能不愿意去揭开“那大地奇迹的秘密——/那两个字——爱情”,否则,那就成了冷血的可怜虫了。而那样的生活则是索然无味的,是人生的一大悲哀。
作者简介德鲁尼娜(1924-1991年11月21日自杀身死)是前苏联久负盛名的诗人。1924年生于莫斯科,她在青年时代就参加了卫国战争,在那场血与火的生死搏斗中经历过考验,并在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即以诗(主要是战地抒情诗)知名于世。在战争过去以后的年代,她把诗笔转向普通苏联人民的劳动和日常生活,也有战地回忆之作,但主要是对人生,自然界和内心世界进行探索和思考。她的诗集《不幸的爱情是不常有的》、《我生来就是儿童》,得过俄罗斯国家奖和法捷耶夫奖。她的诗集《这名字》,一九八四年出版,收集了她一九八三年的诗以及一九四二年至一九八二年的诗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