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地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0-25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荒地

荒地huāngdì

[wasteland;barren land;uncultivated land]荒废或未开垦的土地。

例;沙荒地。

例:一片杂草丛生的荒地。

《晋书·地理志上》:“﹝ 建安 ﹞二十年,始集塞下荒地立 新兴郡 ,后又分 上党 立 乐平郡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十六回:“前面竟是一片荒野,暗想这 南京 城里,怎么有这么大的一片荒地?” 柳杞 《好年胜景》:“ 西陵 山区,是开垦不久的荒地,土地肥美,一亩玉米丰收年景可收六百斤。”

地理学概念

广义的荒地指可供开发利用和建设而尚未开发利用和建设的一切土地,主要包括宜农、宜林和宜牧荒地等。狭义的荒地通常指宜农荒地。即宜于耕种而尚未开垦种植的土地和虽经耕垦利用,但荒废而停止耕种不久的土地。前者为生荒地,后者为熟荒地,两者均是农业用地中的一项重要后备土地资混。据统计,中国尚有宜农荒地资源3500多万公顷,其中可垦为农田的约为1300多万公顷,主要集中分布于北纬35°以北地区,以东北最多,开发利用潜力较大,次为内蒙古和西北地区。在南方广大红黄壤丘陵山地和滨海地区,分别拥有相当数量的宜农荒山荒地和滩涂资源,有利于开荒和围垦利用。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