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短吻海豚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2-13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太平洋短吻海豚

种名: 太平洋短吻海豚

学名: Lagenorhynchus obliquidens (Gill, 1865)

英文名: Pacific white一sided dolphin

别名: 镰鳍海豚、镰鳍斑纹海豚、短吻海豚

形态: 吻突很短,但与额部界线清楚。背鳍高大醒目,呈镰状后曲,基部幅广。体背部黑色或黑灰色,腹部白色,头前部和上颌黑色,下颌仅吻端黑色,其余白色。体侧眼后达腹侧为白色或灰白色,沿背鳍基下侧至尾基的体侧为灰白色带,口角至鳍肢前基,并越过鳍肢后基至肛门间有一黑带。背鳍前部1/3为黑色,后半部全为灰白色。鳍肢同样前缘部黑色,后缘部灰色。尾鳍上下方皆为黑色或黑灰色。体色变异较大。上下颌每侧有齿23~36枚。

大小: 成体体长可达2.5米,雄性稍大于雌性,体重可达180公斤。

生态: 多成数十头至数百头的大群,摄食时分成小群,休息或移动时又汇集成大群。性活泼,游泳速度快,常跃出水面。性成熟体长1.8米左右,妊娠期10~12个月,生殖期春季到秋季,每产1胎,初生仔豚体长约1米。食饵主要为小型集群性鱼类和乌贼。

在我国分布: 东海、南海。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