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奉化西峰院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2-05-11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基本信息【作品名称】题奉化西峰院

【创作年代】南宋

【作者姓名】正觉

【文学体裁】七言律诗[1]

作品原文题奉化西峰院

水流百折山苍苍,古寺秋容横野航①。

明月初濡寒露白,篱花似趁重阳黄②。

道人心已老松石,学子胆须磨雪霜③。

默默澄源坐兀兀,游鱼沙鸟静相忘④。[2]

作品注释①苍:青色。秋容:秋貌,秋景。野航:无人管理的小船。

②濡:沾湿。寒露:二十四节气之一。每年农历十月八日前后开始。此时天清气爽,秋意最浓。篱花:篱笆旁的花。此处专指菊花,暗用陶渊明诗“采菊东篱下”之典。趁:乘便,乘机。重阳:节令名。农历九月初九日叫重阳,又称“重九”。

③老松石:像松石一般老。学子:读书人。此处指年轻求学的僧人。磨雪霜:经历雨雪风霜的磨炼。

④澄源:思索事物的根源起源。兀(wù)兀:同矻矻,集中精力思考的样子。沙鸟:指沙洲上的鸟儿。忘:即忘情,不为情感所动。[2]

作品简析奉化为浙江省东部一县,佛教禅宗著名“十大古刹”之一的雪窦寺即在此县境内。西峰院为一座小寺庙。这里离正觉的本寺并不很远,正觉游览至此,题诗于壁。这首七律的前半部分写尽了奉化西峰院附近美不胜收的仲秋景象,后半部分则描绘了西峰院僧人们修行求学的禅隐生涯。全诗语言精炼,节奏明快,意境优美,韵味深长,是一篇融情于景,情景交融的佳作。[2]

作者简介正觉(1091-1157),南宋初期浙江明州天童寺僧。俗姓李,隰州隰川(山西省隰县)人。少习儒业,粗通五经。十一岁出家,弱冠具戒。遵师嘱游方邓州,得丹霞子淳禅师印可,纳为法嗣。曾历主泗州普照、舒州太平、江州能仁、庐山圆通、沧州长芦诸大刹,晚主浙东明州天童寺。年六十七,驰函宗杲交待后事,乃逝。谥“宏智禅师”。有诗名。[2]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