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岸英学校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2-05-11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学校简介辽宁省宽甸满族自治县毛岸英学校创办于2003年9月,由大连理工大学土毛岸英学校

木建筑设计院设计,位于位于辽东边陲鸭绿江中下游的长甸镇河口村,距全国最大的边境城市丹东60公里,与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隔江相望。

学校占地30亩,建筑面积3400平方米,总投资450万无,于2003年9月2毛岸英学校全景

6日竣工并交付使用。配有有教室、实验室、微机室、音乐室、舞蹈室、绘画室、图书室、语音室、会议室等专用室,还有学生宿舍、餐厅等,另设毛岸英生平业绩陈列馆一处。为充分利用教育资源,宽甸满族自治县政府决定将原长甸镇河口、上河口、下河口三所学校合并到毛岸英学校,并作为县教育局直属重点学校管理,逐步实行九年一贯制。

办学规模及师资力量学校现有6个小学班和一个学前班,学生300余人,其中住宿生160人。在主教学楼

编教职工20人。

校训、校风、教风、学风及团队精神校训修德 敬业 博学 报国校风修德 明理 启智 创新教风博爱 赞赏 参与 引领学风乐学 会学 勤学 博学团队精神关爱 团结 进取 创新 奉献

办学目标“学英雄精神,走英雄道路,创英雄伟业,做英雄传人”是毛岸英解放军叔叔与学校学生同乐

[1]

学校的灵魂。把学校办成丹东地区窗口学校,全国素质教育名校、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学校,实现地区一流的队伍,一流的管理,一流的环境,一流的质量,是毛岸英学校追求的目标。

缅怀岸英业绩,弘扬英烈精神这里群山环绕、峰峦起伏、依山傍水、林木茂密,沿江公路交通十分便学校门前的毛岸英雕像

[2]

利。水丰、太平湾两座国家大中型水电站盘踞左右,与鸭绿江国家重点名胜风景区万里长城东端起点虎山长城浑然一体。这里湖光山色、风景秀丽,是当年抗美援朝志愿军战士三大渡江地之一。

抗美援朝战争,使河口这个地处国防前哨的小渔村彪炳史册,令世人瞩目。村东,上河口铁路大桥横江而卧,是凤上铁路通往朝鲜的桥梁,抗美援朝战争中是我方重要的运输线,被称为“铁血大动脉”;村南一座青城桥为通往朝鲜的陆路通道。战争初期被美机将朝鲜一端炸毁,今存断桥。

毛岸英学校所在地距断桥不足一公里,是毛岸英同志告别祖国在祖国留下最后足迹的地方。历时近3年的抗美援朝战争在这里演绎着惨烈与壮美,书写着可歌可泣的英雄业绩。

50多年过去了,宽甸人民一直深切地怀念毛岸英及其在朝鲜战场上牺牲的广大志愿军战士。为缅怀岸英业绩,弘扬英烈精神。世纪之初,宽甸县委、县政府决定在这里修建一所毛岸英学校和毛岸英纪念馆,以告慰英烈,教育后人。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