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清献徇私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2-05-14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赵清献徇私》出自元朝盛如梓所作《庶斋老学丛谈》,本文主要记录有“铁面御史”清誉的赵清献为私恩徇私枉法的故事。

中文名:

《赵清献徇私》

作者:

盛如梓

出处:

《庶斋老学丛谈》

年代:

元朝

目录

作者原文译文解词阅读提示

作者盛如梓:简介:元盛如梓撰。如梓,衢州人。庶斋其自号也。尝官崇明县判官。其书多辨论经史,评骘诗文之语,而朝野逸事,亦间及之。分为三卷,而第二卷别析一子卷,实四卷也。

原文赵清献公未第时,乡之户家陈氏,延之教子。其母岁与新履。公乡荐,陈厚赆其行。随以家贫,而用告乏,赵清献像

[1]

复赆之亦然。陈乃赍行囊送入京,一举及第,仕寖显。

陈之子后因人命事系狱。或曰:“尔家昔作馆赵秀才,今显宦于朝,可以为援。”陈乃谋诸妇。妇曰:“翁当亲行。我仍制履送之。”翁至汴,阍人不为通。翁俟朝回,揖与马前。公命之入,即送其履。公持而入,良久,乃濯足穿以出。叩其来意,翁言其故。公曰:“且留书院。”

经旬余,不容所言。乃申之,唯唯而已。月余告归,公曰:“且宽心。”两阅月,公以翁家闻示之,其子已贷命矣。公但使亲仆至衢,日送饭狱中。主者闻之,得从未减。衢士至今言之。

译文赵清献未中进士时,乡里的大户陈氏,请他教自己的儿子。陈氏的妻子每年做新鞋送给他。赵清献被地方上推荐去京城参见进士考试,陈氏赠送了一大笔钱给他,使他能够赴京应试。随后,赵清献因为家里贫穷,钱用完了,陈氏依旧又送了一笔钱给他,并带着行李送他到了京城。赵清献一次就考中了进士,后来,官渐渐做大了。

陈氏的儿子后来因为人命案被关在监狱里。有人对陈氏说:“从前在你家做塾师的赵秀才,如今在朝廷做高官,他可以帮助你。”陈氏就和妻子商量,妻子说:“你应当亲自去,我仍然做鞋子送给他。”陈氏到了京城开封,赵清献的守门人不为他通报。陈氏就等赵清献上朝后回家时,在马前向他施礼。赵清献请他进了家门,

陈氏送上妻子做的鞋子,赵清献拿着进了内室,过了很久,洗了脚穿着新鞋出来,询问陈氏的来意。陈氏把原由告诉他,赵清献说:“你暂时住在书院里。”

过了十多天,陈氏没有说话的机会,他一申诉,赵清献只是连连应承。过了一个多月,陈氏告辞回家,赵清献说:“你姑且放宽心。”又过了两个月,赵清献写信告诉陈氏,他的儿子已经赦免一死。原来赵清献只是派亲信的仆人到衢州,每天送饭到狱中。掌管这件案子的官吏听说了,就从轻发落了陈氏的儿子,衢州的人至今还在说这件事。

解词赵清献:北宋衢州(今属浙江)人。为政清廉,有“铁面御史”之称。

赆:赠送路费和财物

赍:携带

寖:通“浸”,渐渐

诸:之于

阍人:守门人

贷:宽恕、赦免

阅读提示赵清献有“铁面御史”之称,暗里也徇私情。和明目张胆谋私的人不同,他做的不动声色,指派亲信去监狱中送饭,结果办案人不能不给面子。“铁面御史”是杀人偿命的国法成为虚话。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