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舍里·额尔德尼巴克什
生平事迹额尔德尼巴克什(1581—1623);满洲,正黄旗,世居都英额;原姓“纳喇”氏;清太祖赐名“巴克什”,任立法典作书大臣,授副将世职。清太宗文皇帝谕为一代杰出之人;清世祖章皇帝谥“文成”。1599年独任创制满文成功,是满洲文字之父。太宗文皇帝皇太极谕旨入“大学士希福”宗族,赐姓“赫舍里”。称希福为兄。从此来看,赐姓与额尔德尼不仅是一种奖励,也说明了额尔德尼的功劳非凡。从侧面也能看出这个时代赫舍里氏家族的威望和地位。但额尔德尼却因为哈达公主一案获罪丧命。时值年龄四十二岁。
[1]
冤案平反天命八年(1623年)五月,审理额尔德尼巴克什一案中,一婢女首告客尔德尼曾受朝鲜贡献之绢,并将所获珍珠、东珠及金匿藏井中。客尔德尼分辩说:“并无藏匿之物,我岂能把金珠看得那么贵重,而将自己显得如此卑贱呢!今献出所藏之东珠,乃雅荪①之妻所赠送之,雅荪之妻曾将此东珠二十余颗送与哈达格格,哈达格格未敢收留,我妻正巧去雅荪家,适逢雅荪妻开箱收拾东珠诸类物品,我妻因子牙齿有疾,乞要之以研敷患处。此珍珠均购于汉人王国臣处。”太祖闻之大怒,遂杀额尔德尼巴克什夫妇,惩其子。此时,赫舍里氏家族帮助了额尔德尼,希福没有趁人之危,反而将额尔德尼的后代隐秘的保护起来。直到最后赫舍里的一支驻守凤凰城,这支额尔德尼的后代才最终摆脱了麻烦,一同来到辽东。额尔德尼巴克什后裔的“班的”一支于康熙26年驻防由北京迁辽宁岫岩(今岫岩满族自治县)。班的:赐姓赫舍里;佛满洲,镶红旗,得喜牛录;京旗镶黄旗,京兵领催。后世取赫舍里第一字音姓何,留下龙宝峪何氏家族。由始迁祖班的至今已传一十六代, 五大干支、8续支;族内当世人口约2500多人。龙宝峪何氏家族族长大门上曾悬挂“昔受皇封”匾额以志。“创造满文 第一功臣”据何姓赫舍里后代家族故事讲述,额尔德尼与噶盖扎尔固齐仅仅29天就根据蒙语和汉语创造出来老满文。当时年龄仅仅十九岁。《清史稿列传十五》摘录如下;“……太祖起兵之十六年,岁己亥二月辛亥朔,召巴克什额尔德尼、扎尔固齐噶盖使制国书。”……“于是制国书,行于国中。满洲有文字自此始。”经查:己亥二月辛亥朔 为(1600年2月20日)正月初六。
详细关系清太祖赐名“巴克什”,任立法典作书大臣,授副将世职。
清太宗文皇帝谕为一代杰出之人;
清世祖章皇帝谥“文成”。
1599年独任创制满文成功,是满洲文字之父。
太宗文皇帝皇太极谕旨入“大学士希福”宗族,赐姓“赫舍里”。
额尔德尼巴克什与硕色、希福称兄弟;
额尔德尼巴克什子萨哈连累官致銮仪卫冠军使;孙萨哈达原任头等侍卫,侍卫领班;曾孙伊
灵阿原任通政使司知事;满丕原任笔帖士;元孙兴山现(雍正13年)任护军校。
“都英额”地方赫舍里氏——硕色巴克什宗族在封建体制下由‘原姓赫舍里氏硕色巴克什、
希福巴克什兄弟’亲宗与‘赐姓赫舍里氏额尔德尼巴克什’亲宗两大家族组成,370 多年的历
史,就是一个宗族了。“额尔德尼巴克什”的后裔“班的”于康熙26年驻防由北京迁辽宁岫
岩,一直以赫舍里为姓,以赐姓为荣,家史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