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东运河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2-14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浙东运河

浙东运河钱清、柯桥段

晋怀帝时(307~312),会稽内史贺循(山阴人)主持开凿西兴运河以溉田。从会稽郡城西郭向西,经柯桥、钱清、萧山至固陵,固陵晋称西陵,后又称西兴,故称西兴运河。后通称浙东运河。运河向东,通过郡城都泗堰进入鉴湖而可直达曹娥。随梁湖疏通,自运河越曹娥江而达明州(今宁波)。南宋鉴湖局部湮废后,会稽境内湖面缩窄到近北堤一线,只起运河功能。明万历《绍兴府志》载:“运河自西兴抵曹娥二百余里,历三县。自萧山至钱清长五十里,东入山阴经府城至小江桥长五十五里,又东入会稽长一百里。”自西兴至曹娥全长78.5公里,县境内,从钱清方家桥起,止于陶堰泾口,长41公里。

横贯绍兴平原之运河,南与鉴湖各涵闸沟通,北与平原南北向诸河衔接,形成平原纲目水系。鉴湖被垦废后,其蓄水除残留部分形成新河湖网外,大部通过运河逐步转入北部平原水网,促进运河为主干之水系发育。明建成三江闸,山会平原最终形成运河水系。

建国后水利、交通部门疏竣运河不绝。1983年完成萧甬铁路以南钱清—湖塘—鉴湖—皋埠—泾口段拓竣、护岸工程后,运河西段开辟萧山临浦至曹娥南线航道,通航能力达40吨级,原西兴—柯桥—绍兴段水运量渐减。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