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水水螅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2-14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淡水水螅

淡水水螅 在淡水中生活的腔肠动物门,水螅纲动物,均为单体。世界各国均有分布,最常见的为水螅属(Hydra),世界各国已发现至少20种,柄水螅属(Pelmatohydra)已记录4种。水螅终生只有水螅型,一般雌雄分体,体呈圆柱状,长约10~12毫米,多为灰褐色。基部附着外物,称足盘,端部为口盘;中部向上隆起为垂唇,中央为口,口缘有一圈细长的触手,一般6~8条,也有超过10条的。触手上富刺细胞,有捕食功能。多以水蚤为食。以出芽进行繁殖,有时1个水螅能带有数个芽体,芽体脱落,即发育成一新水螅。春末夏初,温度由低转高时,或秋末冬初,温度由高降低时,水螅可产生乳状的精巢和球状的卵巢。卵巢中发育成一成熟的卵细胞,后与精子结合成受精卵,逐渐发育成一胚胎,外被一壳,脱离母体,沉入水底,可度过不良环境,待条件适宜时,则发育成一水螅。再生能力很强,将其身体切成若干小块,在适宜条件下每块均可发育成一新水螅。水螅的外胚层和内胚层的细胞已有分化,可分为皮肌细胞、感觉细胞、神经细胞、腺细胞、刺细胞等。还有一种个体较小的未分化的胚胎性细胞,称间细胞,能形成生殖细胞、刺细胞及其他各种细胞,且参与芽体形成和再生过程。还有一种水螅,体呈绿色,称绿水螅(Chlorohydra),在内胚层内有绿藻共生。世界上只发现2种,我国已在河南、湖南发现。为雌雄同体,体粗壮,触手略短于体长。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