缘定三生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2-14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有关缘定三生缘定三生是存在于我国文学戏曲传说等中经常出现的一个说法。究其思想来源是出自佛教的轮回转世观点。由于其带有唯心和神秘的因素,所以一直以来,“缘定三生”这个词语在民间传说和文学创作中就被赋予了一种浪漫的色彩。在很多场合尤其是在大众的普遍认知里,一般都认为"缘定三生"就是有关爱情的。在古典文学名著中如《西厢记》,《红楼梦》等都采用了这种说法,而这些名著的流传,又进一步丰富了“缘定三生”的文学内涵,赋予了这个词语更强烈的爱情色彩。前世今生,相遇相识,很多人都喜欢用一个“缘”字来解释。比如缘分,姻缘等等。“前世的五百次回眸,换来今生的擦肩而过”;“百年修得同船渡 千年修得共枕眠”等等。

传统文学中的“缘定三生”【红楼梦】在红楼梦中如宝玉和黛玉的相识,就被说成是他们前世的注定的。在作品有描述,宝玉黛玉初次相会时,二人都有似曾相识之感。然后文中用了这样一种说法来解释了他们初次相识的这种“奇怪”感觉。贾宝玉前世是太虚幻境里赤瑕宫的神瑛侍者,林黛玉是三生石畔一株绛珠草,神瑛侍者日以甘露浇灌,绛珠草便得久延岁月,后来才修炼成了女体。因为神瑛侍者凡心偶炽,要下凡,绛珠仙子便想陪他下凡为人,用一生所有的泪水偿还他的甘露之惠。这个就是他们之间的“木石前盟”。

【佛家典故】前世的五百次回眸,换来今生的擦肩而过。另有一个故事,也感人,王朝知道上也有人问。说的是两个年轻男女相互爱慕,相互等待的(参考资料第一个链接)。

【白蛇传】百年修得同船渡,千年修得共枕眠。

现代流行文化中的“缘定三生”【文学作品】《回眸》台湾当红女诗人席慕蓉《回眸 》的题记: 佛说:前世的五百次回眸才能换得今生的一次擦肩而过, 那么,我要用多少次回眸才能真正住进你的心中?

【流行歌曲】,《婉君》,小小新娘 缘定三生;《三生石》,;《渡情》,十年修得同船渡,百年修得共枕眠。

【其他】

缘定三生的传说缘定三生是人们对爱情的美好向往,是人们对爱的一种坚定的信仰。

有一种传说是这样的:冥海之畔有块三生石,若有情人到那里成心的拜三拜,就会有三生三世的缘分。而且不只是爱情只要下辈子还想见到的都可以去拜,朋友也可以做三生的,而三生石正是人们的一种寄托方式。

其实三生石的最早由来应该是在战国时期;由于连年战乱导致家破人亡夫妻阴阳两隔;后来有仙人点梦:只要在梦中所指的地方将石山凿成碎石便可与家人相见;许多失去恋人丈夫的女姓毅然离家千里找到梦中石山;曰以继夜劳做,却未能如愿;但凿石之举感动上天;准许凿石夫妇三生不弃不分。

缘定三生的出处缘定三生的来源应与三生石有关。写的是李源和圆泽和尚的三世友情。

碑文:唐圆泽和尚三生石迹

师名圆泽,居慧林,与洛京守李源为友,约往蜀山峨嵋礼普贤大士。师欲行斜谷道,源欲沂峡。师不可,源强之,乃行。舟次南浦,见妇人锦裆负婴汲水,师见而泣曰:“吾始不欲行此道者,为是也,彼孕我已三年,今见之不可逃矣,三日浴儿时,顾公临门,我以一笑为信。十二年后,钱唐天竺寺外,当与公相见。”言讫而化。妇既乳儿,源往视之,果笑,寻即回舟。如期至天竺,当中秋月下,闻葛洪井畔有牧儿扣角而歌曰:“三生石上旧精魂,赏月吟风不用论,惭愧情人远相访,些身虽异性常存。”源知是师,乃趋前曰:“泽公健否?”儿曰:“李公真信士也,我与君殊途,切勿相近,唯以勤修勉之。”又歌曰:“身前身后事茫茫,欲话因缘恐断肠,吴越江山寻已遍,欲回烟掉上瞿塘。”遂去,莫如所之。

(部分资料整理自王朝知道,王朝百科,还有网络的其他出处。不足之处还请网友补充)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