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毒作用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2-05-19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植物自毒作用植物的自毒作用:某些植物可以通过地上部分淋溶,根系分泌物和植株残茬等途径来释放一些物质对同茬或下茬同种或同科植物的生长产生抑制作用,这种现象被称为自毒作用(Autotoxicity)。

自毒作用是一种发生在种内的生长抑制作用,连作条件下土壤生态环境对植物生长有很大的影响,尤其是植物残体与病原微生物的代谢产物对植物有致毒作用,并连同植物根系分泌的自毒物质一起影响植株代谢,最后导致自毒作用的发生。

常见自毒现象茄科、葫芦科、豆科、菊科、石刁柏和桃等作物是最容易发生连作障碍的作物,究其原因即于自毒作用有关,目前已从根系分泌物中分离出许多自毒物质,其中大多为酚酸类化合物。这些物质通过影响细胞膜透性、酶活性、离子吸收和光合作用等各种途径来影响植物生长,同时,根系分泌物的组成成分及数量于土壤状况很有关系,营养不均衡对连作障碍有其直接作用的方面,亦可能胁迫改变了根系分泌物种类和数量,从而间接地影响植物生长。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