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盐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2-14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异名】石绿(《海药本草》),盐绿(《纲目》)。

【来源】为卤化物类矿物氯铜矿的矿石。

【矿物形态】氯铜矿

斜方晶系。晶体柱状或板状,晶面具垂直条纹。又为纤维状、粒状、肾状、致密状之集合体。颜色有美绿 色、翠绿色或黑绿色。条痕为苹果绿色。光泽金刚石状或玻璃状。透明至半透明。解理依轴面而完全。断口贝壳状。硬度3~3.5。比重3.75~3.77。性脆。以火烧之,火焰现天蓝色,置闭口管中加热则生水。酸类能溶解之成绿色溶液。

产于铜矿氧化带中。

【化学成分】主成分为2Cu2(OH)3C1。理论上含铜59.5%,氯16.6%,水12.7%。

【考证】

1.《唐本草》:绿盐,云以光明盐、硇砂、赤铜屑酿之为块,绿色。真者出焉耆,水中取之。状若扁青、空青。为眼药之要。

2.《海药本草》:按《古今录》云,盐绿,波斯国在石上生。方家少见用也。按舶上将来为之石绿,装色久而不变。以铜醋造者,不堪入药,色亦不久。

3.《纲目》:方家言波斯绿盐色青,阴雨中干而不湿者为真。又造盐绿法,用熟铜器盛取浆水一升,投青盐一两在内,浸七日取出即绿色,以物刮末,入浆水再浸七日或二七,取出,此非真绿盐也。

【性味】①《唐本草》:"味咸苦辛,平,无毒。"②《海药本草》:"味咸涩。"

【功用主治】治眼目生翳,亦涩昏暗,泪多眵多。

①《唐本草》:"主目赤、泪,肤翳眵暗。"

②《海药本草》:"主明目消翳,点眼;及小儿无辜疳气。"

【用法与用量】外用:研细点眼。

【宜忌】不宜内服。

【选方】①治目昏暗赤涩泪多出:盐绿一分,蕤仁一两(汤浸,去赤皮)。上药一处热研,入好酥一分,更研令匀。每夜卧时,取麻子大点之。(《圣惠方》)

②治齿漏疳,虫蚀齿疼痛,出脓水不绝:盐绿、麝香(细研)、黄连(去须)各一分,石胆一钱。上药同于乳钵内细研为散。每用一字,掺于湿纸片上贴之,日二、三度。忽患口疮者,绵裹半钱,含。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