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箭-73反坦克导弹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2-14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红箭-73反坦克导弹

红箭-73反坦克导弹是仿制前苏联AT-3型(萨格尔)反坦克导弹的产品,1978年设计定型,是我军装备的第一代反坦克导弹。

全弹分为战斗部舱和运载体舱两部分,平时分离装箱,使用时将两个舱体通过快速卡钩连接在一起;在弹体左上方弹翼根部装有一个曳光管,用于在飞行时进行观察和瞄准;战斗部采用空心装药单锥型战斗部;制导方式为目视瞄准、跟踪、导线传输指令、手控制导。

导弹直径120毫米,长854毫米,翼展393毫米,重11.3千克。线控制导方式,射程3km,破甲厚度400毫米。当射程400-600米时,命中率约60%左右,对600-3000米的目标,命中率可达90%以上。

红箭73有基础型、B、C等三种型号,是我国第一代反坦克导弹。80年代,研制了红箭73C型。它采用光学瞄准、红外跟踪、半自动控制的制导方式,电源采用30伏镍镉蓄电池,一次充电可持续发射30多枚导弹。导弹可在有自然光和红外光干涉的环境中,有效地攻击400-30000米距离内的坦克等各种装甲目标,也可用于摧毁火力点和各种轻型野战工事。

改进型:

红箭-73A红箭-73B红箭-73C

全弹重:11.3千克

战斗部重:2.5千克

弹长:0.84米

弹径:0.12米

翼展:0.349米

最大有效射程:3000米

最小射程:500米

飞行速度:120米/秒

射速:2枚/分

破甲威力:150毫米/65度

红箭-73B反坦克导弹

我国第一代改进型反坦克导弹,适于单兵携带、地面发射或车载发射。主要用于攻击坦克、装甲车辆,也可用于摧毁火力点和简易野战共事。弹径120毫米,弹重11.7千克,射程3000米,能破钢甲180毫米。采用光学瞄准跟踪、导线传输指令、红外半自动制导方式。改进后的系统保留了手动操作功能。全武器系统由导弹、发射装置和地面控制设备等组成。

全弹重:11.7千克

弹长:0.869米

弹径:0.12米

翼展:0.349米

最大有效射程:3000米

最小射程:400米

飞行速度:120米/秒

射速:2枚/分

破甲威力:180毫米/65度

红箭-73C反坦克导弹

红箭-73C反坦克导弹与红箭-73B反坦克导弹的原理基本相同,但采用了随动发射架,在对目标的跟踪过程中,发射导轨与瞄准具同步,使发射方向与瞄准方向始终保持一致,从而扩大了导弹的可攻击区,使作战效能更为提高。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