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井梅
人物简介孙井梅,女,天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孙井梅副教授
[1]
天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环境工程系副教授。主要经历2003 博士学位 香港科技大学 土木工程系 环境工程专业
1998 硕士学位 天津大学 建筑工程学院 环境工程系
1995 学士学位 天津大学 土木工程系 环境工程专业
1995 毕业证书 天津大学 管理工程系 国际工程管理专业
2003.04–至今 天津大学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环境工程系 副教授
2000.02-2003.04 香港科技大学 土木工程系 攻读博士学位
1998.03-2000.01 天津大学 建筑工程学院 环境工程系 讲师
1998.10-1999.10 香港理工大学 研究员 (天津大学公派访问学者)
1996.07-1997.02 天津大学 土木系设计所 (兼职,工作于顶新国际有限公司)
研究方向水污染控制理论与技术,受污染水体及底泥的修复技术。
讲授课程污水处理厂课程设计、毕业设计
学术成就专利申请专利8项,其中发明专利6项,实用新型专利2项。已授权专利4项。
①孙井梅,李 锋,赵新华,刘志强,黎 荣。水处理复配混凝剂及其复配混凝方法。授权号:ZL200710150097.4,发明专利。
②孙井梅,常素云,郑 毅,孙宝盛,刘宝山。用于好氧微生物菌剂培养的气升式反应器,授权号:ZL200820141817.0,实用新型。
③常素云,孙井梅,李志杰,郑 毅,赵新华。多功能超净台,授权号:ZL201020101651.7,实用新型。
④黎 荣,赵新华,孙井梅等。污水河道污泥冻融脱水的方法,授权号:ZL200610013004.9,发明专利。
⑤ 常素云,孙井梅,史文霞,郑 毅,赵新华。用于城市河道修复的药剂投加装置,授理号:2010191020478,发明专利。
⑥ 孙井梅,常素云,郑 毅,孙宝盛,刘宝山。用啤酒废水培养酵母菌的方法,授理号:200810054301.7,发明专利。
⑦ 孙井梅,黎 荣,赵新华。河道沉积物中重金属的连环拟合方法,授理号:200610130658.X,发明专利。
⑧ 赵新华,黎 荣,孙井梅等。河道沉积物监测点回归选择方法,授理号:200610013326.3,发明专利。获奖获2005年度“天津大学本科生优秀指导教师”;
获2009年度天津大学环境学院先进个人。
科研项目主持国家和省部级项目共5项。
① 城市生态型大型居住区景观水体水质保障技术集成与示范研究,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在研):
② 城市河道污染底泥修复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在研)
③ 投菌法改善水质技术研究,天津市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已通过鉴定,国际先进)
④ 城镇节水与良性水循环技术方案研究,天津城市道路管网配套建设投资有限公司(已通过验收)
⑤ 受污染水体和底泥的原位化学-生物生态协同修复,天津大学自主创新基金(人才团队);在研)
主持横向课题1项。(已完成)
作为子课题负责人或主要研究人员参与了国家及省部级项目共13项。
① 南方地区安全饮用水保障技术,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项目(子课题负责人)
② 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及水质安全保障技术研究与工程示范,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子课题负责人,在研)
③ 复合污染控制及典型受损生态系统修复原理,国家973-06专题(在研,第三)
④ 给水管网中细菌多样性及生长动力学模型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第七完成人)
⑤ 多水源开发与循环利用成套技术示范工程,天津市科技创新专项资金项目(子课题负责人,在研)
⑥ 生态小城镇水系统构建模式示范研究,天津市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子课题负责人,在研)
⑦ 城市排污河道污染沉积物的处置与资源化研究,天津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第二完成人)
⑧ 复配絮凝剂、助凝剂强化混凝的研究,天津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第二完成人)
⑨ 城市小区良性水循环技术研究,天津城市道路管网配套建设投资有限公司(第二完成人)
⑩ 天津市水资源与城市发展关系研究,天津市城市总体规划专题研究(主要参与人员)
⑾ 六价铬离子与其他金属离子共去除机理的研究,香港政府研究基金(RGC)项目(主要研究人员)
⑿ 纳滤膜/反渗透膜深度处理工艺及其前处理工艺的中试研究,香港理工大学研究基金项目(主要研究人员)
⒀ 微污染水的预处理和低浓度污水的深度处理,吉林省科委基金项目(主要研究人员)。
代表论著学位论文1. 孙井梅。污水的再生回用 -- 新型软填料的好氧接触氧化工艺处理低浓度污水的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天津大学, 1998 年 1 月。(中文)
2. 孙井梅。昆区磴口净水厂的设计。学士学位论文,天津大学, 1995 年 6 月。(中文)学术论文撰写论文40余篇,其中SCIE检索论文共9篇(一区1篇,二区3篇,三区1篇,四区4篇,SCIE他引24次);EI检索论文20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