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北大学

中北大学(North University of China)

学校简介(由于学校发展快于官方网页更新速度。在此声明,这是最新情况)
(原华北工学院、太原机械学院)位于晋商之都——山西省省会太原市,创建于 1941 年,是工业与信息化部与山西省人民政府共建,学科专业涵盖工、理、文、经、管、法、教7 大门类,在国防科技领域和区域经济建设中有着重要影响力的教学研究型大学。从05年开始试行11省一本招生,到08年已有24个省进入一本招生
学校具有光荣的革命历史,她的前身是1941年八路军总司令部在太行抗日根据地创办的我党我军第一所兵工学校——太行工业学校,历经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洗礼,饱历沧桑,薪火相继。1949年学校迁至现址,1958年升格为太原机械学院。后经国务院和中央军委批准,北京工业学院(现北京理工大学)4个常规兵器专业和沈阳工学院(现沈阳理工大学)2个常规兵器专业相继迁入,学校成为当时国内常规兵器专业最为齐全的高等学校,规模和整体办学实力也得到了充实和提高。1963年学校划归国防科委直接领导,是当时国防工业八大本科院校之一。1971年归属第五机械工业部,1993年更名为华北工学院。1999年成为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与山西省人民政府共建的高等学校。2004年6月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中北大学。
在长期办学的历史过程中,积淀形成了以“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坚韧不拔的进取意识”为内涵的太行精神,并随着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不断发扬光大。学校形成了鲜明的教育思想观念:即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全方位育人的育人观;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观;以教育教学质量为生命线的质量观。学校现任党委书记师谦教授,校长张文栋教授,校庆日为 9 月 8 日。
学校占地17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近86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14.16亿元,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2.28亿元,拥有完善的教学和公共服务设施。校园依山傍水,林木葱郁,环境幽雅。拥有功能齐全、设备先进的教学大楼、实验大楼、现代教育技术与信息中心、生活服务中心等教学、科研、公共服务设施。现代化的图书大楼设有大型电子阅览室、音像资料室、情报学术交流室和学生专业阅览室,拥有中外文图书和电子图书 200 多万册。
学校面向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招生,全日制在校生35000多人,其中博士、硕士研究生近3000人。设有10个学院及研究生院(筹)、后备军官教育学院(招收国防生)、示范性软件职业技术学院、成人教育学院、信息商务学院等教学机构。现有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个,博士点18个,博士后流动站四个(今年增加了两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1个,硕士点58个,本科专业62个(其中国家管理专业9个)。具有硕士研究生推荐免试资格、在职人员以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授予权、11个领域的工程硕士学位授予权和12个专业的高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授予权。拥有“电子测试技术”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分部)、国防科技工业精密塑性成形技术研究应用中心(与兵器五九所共有)两个国家级国防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一个国家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地下目标毁伤技术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一个国家大学科技园“山西·中北—大学科技园”,三个科技部教育部实验室“仪器科学与动态测试”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动态测试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镁基材料深加工教育部工程中心,兵器工业中心实验室一个,山西省重点实验室两个,山西省工程中心10个。并且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拥有国重(培育)学科1个,国防科工委重点学科5个,国防科工委重点专业1个其他省级重点学科10个,14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中心。
现有专任教师近1700人,其中有正教授职称者226个;副教授508个;另有教辅高级108个。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232人,硕士学位的教师946人,具有硕士学位以上的教师占教师总数的71.7%。有兼职院士5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6人,全国劳动模范6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人员60多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全国高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5人,国防科工委和总装备部专家20人,在国家级学会担任理事以上职务的39人,山西省高校教学名师获得者10人,国家级教学名师获得者1人。
学校坚持以教学工作为中心,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在2002年、2007年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学校拥有国家级精品课程、国家级“第二类特色”专业、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近三年先后获33项山西省优秀教学成果奖,其中一等奖8项。在国际数学建模竞赛、ACM程序设计竞赛中获奖39项,在全国大学生科技竞赛中获国家级奖励521项,山西省一等奖123项。多年来,毕业生就业率长期保持在90%以上,位居山西省乃至全国高校前列。
“十五”以来,先后承担国家级(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杰出青年基金、 “863” 、 “973” 、国家攻关项目等)军民项目近百项,各类项目总数达2700多项,科研项目总经费近4亿元,2007年达到1.5亿元。2008年达到1.7个亿。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项,教育部提名国家科技进步奖8项,省部级科技奖71项,发表学术论文7979篇,其中被SCI、EI等收录2902篇,出版学术专著和教材140部。科研成果广泛应用于国防和地方经济建设各个领域。学校自主开发的尼龙-11、电脑验光仪、齿轮精密塑性成形和硅微机械加速度传感器等项目为山西省经济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学校研制的电子存储器,在神舟一号到七号的各次飞行实验中,得到成功应用;星箭分离冲击传感器等应用于“嫦娥一号”探月卫星,为祖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学校研制的电子存储器和硅微加速度传感器在“神舟1-7号”载人飞船、“嫦娥一号”探月卫星等重大工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中北大学科技园通过国家验收。
学校积极开展校园文化建设,组织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营造积极向上、健康高雅的校园文化氛围和育人环境。每年举办校园科技文化艺术节、学生社团文化节等系列活动,近三年举办各类科技文化活动1033次,人文素质报告384场。
学校多次获得国家级和省部级荣誉,曾被授予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科技管理先进集体、全国高等学校学生军训工作优秀学校、全国贯彻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优秀高校、全国高校后勤工作先进集体、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高校优秀组织奖、山西省文明学校、结构调整突出贡献科研单位、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高等学校、育人杯先进集体、山西省五一劳动奖状等一系列荣誉称号。
60 多年的办学历史和浓郁的文化积淀,学校以鲜明的人才培养特色为国家培养出各类优秀人才 7 万余名。“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的中大毕业生一直深受兵器、航天、航空、部队和企事业等用人单位的欢迎,毕业生就业率长期保持在 90% 以上,位居山西省乃至全国高校前列。每年中国兵器,航空,航天等部门都在中北进行专项招聘会,并且中国航天科技总公司还在中北设立奖学金,该奖学金设立的学校(除中北外)均系985院校,以表彰其对国家航空事业的作用。
面向未来,中北大学将弘扬“太行精神”,秉承“致知于行”的校训,求真务实,锐意进取,坚持结构、规模、质量、效益全面协调发展,力争把学校建设成为一所具有鲜明特色和重要影响的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教学研究型大学。
“不偏为中,有容乃大”(中国工程院院士朵英贤校友寄语)。正值中国高等教育蓬勃发展的新时代,中北大学坚定目标,敢为人先,善抓机遇,勇于跨越发展;中大人团结一心,众志成城,必将绘就灿烂美好的未来,为传承人类文明和民族复兴做出更大的贡献。
历史前沿中北大学是一所具有光荣历史的高等院校,她的前身是 1941 年八路军总司令部在太行抗日根据地武乡县攀龙镇温庄村创办的我党我军第一所兵工学校 —— 太行工业学校,历经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战斗洗礼,几经变迁,饱经沧桑。 2001年学校六十周年校庆时,薄一波为学校慨然题词“人民兵工第一校”。
1949 年学校迁入现址,更名为华北兵工职业学校,后又冠名为华北兵工工业学校,太原机械制造工业学校, 1958 年升格为太原机械学院。后经国务院和中央军委批准, 1961 年北京工业学院(现北京理工大学) 4 个常规兵器专业(火炮、自动武器、弹药、引信)的教师、学生、实验设备、图书资料等全部迁入该校。 1962 年沈阳工学院两个常规兵器专业(火药、炸药)也相继迁入,使学校规模和整体办学水平得到了充实和提高。 1963 年该校划归国防科委直接领导,成为当时的国防工业 8 大本科院校之一。 1971 年归属到第五机械工业部,同年 7 月,奉本部军管会命令学校停办。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学校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和提高。 1993 年更名为华北工学院,隶属于兵器工业总公司。 1999 年,随着高校管理体制改革的推进,我校成为由国防科工委与山西省人民政府共建、以地方管理为主的高校,标志着我校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2004 年 6 月,经教育部批准,学校更名为中北大学。
学 校 名 称 隶 属 关 系 时 间
太行工业学校 八路军总司令部 1941 . 5
华北兵工工业学校 重工业部兵工总局 1951 . 10
华北第二工业学校 第二机械工业部 1953 . 8
太原机械制造工业学校 第一机械工业部 1958 . 2
太原机械学院 第一机械工业部 1958 . 9
国防科委 1963 . 1
兵器工业部 1982 . 5
兵器工业总公司 1988 . 7
机械电子工业部 1991 . 1
华北工学院 兵器工业总公司 1993 . 12
山西省与国防科工委共建 1999 . 4
中北大学 山西省与国防科工委共建 2004 . 6
中北大学原名是华北工学院!
中北大学的校训是"致知于行"
地址:山西省太原市尖草坪区学院路3号邮政编码:030051
附录:国家重点(培育)学科:
武器系统与运用工程
省部级重点学科:
1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
2 精密仪器及机械
3 材料加工工程
4武器系统与运用工程
5 火炮、自动武器与弹药工程
6 应用化学
7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
8 信号与信息处理
9 应用数学
10 机械设计及理论
国防科工委重点学科(5个):
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精密仪器及机械、军事化学与烟火技术、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兵器发射理论与技术,
国防科工委重点专业:
安全工程
国家大学科技园:山西·中北大学科技园
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
1 仪器科学与技术
2 兵器科学与技术
博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
1机械设计及理论
2 精密仪器及机械
3 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
4 信息处理与重建*
5 电子信息技术及仪器*
6 光电子技术与仪器*
7 微纳技术及仪器*
8 信号与信息处理
9 应用化学
10 武器系统与运用工程
11兵器发射理论与技术
12火炮、自动武器与弹药工程
13 军事化学与烟火技术
14武器系统防护工程*
15 武器系统信息与控制*
16武器能源工程*
17 弹箭飞行与控制工程*
18机动武器系统工程*
国家级
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 电子测试技术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分部)
国家级工程中心:国防科技工业精密塑性成形技术研究应用中心
部级
国防科技重点学科实验室:地下目标毁伤技术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仪器科学与动态测试重点实验室
教育部工程中心镁基材料深加工教育部工程中心
科技部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训基地:动态测试技术实验室
原兵器部工程中心:传爆药研究开发及性能检测工程研究中心
省级重点实验室:
现进制造技术重点实验室
动态测试技术实验室
省级工程研究中心:
集成精密塑性成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现代无损检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化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微米纳米技术研究中心
超细粉体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高分子复合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铸造新工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工程塑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光电信息与仪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山西省防火防爆安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中北大学十大院机电工程学院(武器装备技术学院)
1、机电控制工程系
2、动力机械系
3、车辆与动力工程系
4、航空宇航系
机械工程与自动化学院
1、机械工程系
2、机械自动化系
3、工业工程系
4、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系
5、工业设计系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1、材料加工工程系
2、材料科学系
化工与环境学院
1、化学工程系
2、环境工程系
3、安全工程系
4、生命科学系
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
1、电子工程系
2、信息工程系
3、通信工程系
4、电气工程系
5、光电工程系
电子与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
1、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
2、电子科学与技术系
3、网络工程系
理学院
1、数学系
2、物理系
3、化学系
4、力学系
5、土木工程系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1、新闻传播系
2、外语系
3、政治与行政管理系
4、法学系
5、汉语言文学系
经济与管理学院
1、经济学系
2、管理学系
体育与艺术学院
1、体育系
2、音乐系
3、艺术系
另外还有成人教育学院,后备军官教育学院信息商务学院,软件职业技术学院.
建校以来历任领导学校名称 所任职务 姓 名 任职时间
太行工业学校 校长 刘 鼎 1941.05 ~ 1943.09
教导员 张 弥 1941.05 ~ 1943.09
厉瑞康 1941.05 ~ 1943.09
长治工业学校 负责人 牛宝印 1946.02 ~ 1946.07
兵工职业学校(兵工中专) 校长 邸耀宗 1949.08 ~ 1952.10
厉瑞康 1952.10 ~ 1959.08
党委书记 厉瑞康 1949.08 ~ 1954.09
尹 钧 1954.11 ~ 1955.05
厉瑞康 1955.06 ~ 1958.08
太原机械学院(华北工学院) 院长 厉瑞康 1960.06 ~ 1970.06
厉瑞康 1978.07 ~ 1981.03
何源海 1981.03 ~ 1984.12
祖 静 1984.12 ~ 1995.04
俞士谦 1995.04 ~ 2000.10
张文栋 2000.10 ~2003
党委书记 厉瑞康 1958.09 ~ 1960.12
冯 东 1960.12 ~ 1970.06
刘余善 1983.12 ~ 1987
张开增 1987. ~2003
华北工学院 院长 张文栋 2003~ 2004
党委书记 杨波 2003~ 2004
中北大学 校长 张文栋 2004~
党委书记 师谦 2004~
体育与艺术学院体育与艺术学院目前设有体育系、艺术系、音乐系等三个系,共四个本科专业和一个硕士点,即:社会体育、运动训练、艺术设计、音乐学四个本科专业和民族传统体育硕士点。学院有国际级裁判员1名,国家级裁判员2名,国家一级裁判员16名。体育与艺术学院 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精诚团结、广出人才”的办学理念,坚定地朝着“高起点、创一流”的目标奋进。
体育系设有社会体育和运动训练两个专业, 体育场馆有400米的天然草坪橡胶田径场一座;200米田径场一座;风雨操场、排球场、羽毛球场、乒乓球场、健美操室、形体室、健美室、搏击室、跆拳道室、体育舞蹈室以及理论教室、多媒体合堂教室、运动人体科学实验中心。有室外篮球场36片(其中20片为塑胶场地)、塑胶排球场、塑胶网球场、硬化排球场、体操器械区、室内排球场1片以及游泳场1座。目前学校综合训练馆(游泳馆、排球馆、乒乓球馆、体操房等)正在建设中,第三运动场也将于近期兴建。在学校的关怀与支持下,近年来成绩斐然:1998年《大学体育》课程被评为全校300余门课程中仅有的5门优秀课程之一;同年被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体育研究会授予“全国高校体育教学评价‘优秀学校'”;1999年在全省高校贯彻《学校体育工作条例》检查评比中被评为“一等奖”,被山西省全民健身委员会、山西省体育局、山西省教育厅评为“全民健身先进单位”, 同年体育系青年教师荣获全省高校体育教师基本功大赛理论第一、技能第二和总团体冠军;2000年被教育部授予“全国贯彻《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优秀高等学校”; 2001年《大学体育》课程被评为全校300余门课程中仅有的5门优秀课程之一;2004年获全省高校体育科研论文报告会“团体第一名”,同年在上海召开的全国大学生运动会上,教育部组织了35所全国体育工作优秀高校参加的论坛,学校被作为教学科研的典型在会上做了经验交流报告。
艺术系下设基础设计教研室、专业设计教研室、综合实验室(产品摄影、模型制作、计算机虚拟造型)、资料室等。同时在省内外建立有实习基地:青岛海尔集团、海信集团、艺术设计促进中心、长春一汽、广州野合摩托等;以及写生基地:上海周庄、安徽黄山、山西晋城南艄等。拥有完善的教学硬件设施、 CAI中心、实习工厂。
音乐系本科专业为音乐学,设有声乐表演与教学、键盘乐器演奏与教学、管弦乐器演奏与教学、中国乐器演奏与教学四个专业方向。课程建设以声乐、器乐为主干学科,以音乐表演、音乐技术理论、中外音乐史、中国传统音乐概论、重奏(唱)合奏(唱)、视唱练耳、和声学、曲式与作品分析、复调音乐、配器、合唱与指挥等为主要课程,基本形成了专业适宜、结构合理、优势互补、交叉渗透的本科专业结构。音乐系以“多方向、应用型、研究型、研究应用型、开放式、有特色”为定位。以人才培育为中心,抓住音乐教育的基点、特点、热点来建立专业学科,构建教学、科研、创作、表演四位一体的办学模式。
中北大学音乐系:音乐系现有专任教师30名,其中教授6名、副教授4名、讲师3名、助教17名,其中博士2名、硕士10名,分别毕业于欧美及中央音乐学院和国内知名高等音乐学府。引进和聘请了一批富有丰富教学及演奏经验的国家级乐团的首席任教。音乐系坚持“以人为本、开
拓 进取、精诚团结、快出人才”的办学理念,坚定地朝着“高起点、创一流”的目标奋进。音乐系以本科教学为主,并以声乐、器乐为办学支点。设有声乐表演与教学、键盘乐器演奏与教学、管弦乐器演奏与教学、中国乐器演奏与教学四个专业方向,基本形成了专业适宜、结构合理、优势互补、交叉渗透的本科专业结构。
建系以来音乐系以“多方向、应用型、研究型、研究应用型、开放式、有特色”为定位。以人才培育为中心,抓住音乐教育的基点、特点、热点来建立专业学科,构建教学、科研、创作、表演四位一体的办学模式。主要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音乐教育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一定教育教学研究能力的高素质的音乐教育工作者,能在高、中等专业或普通院校、社会文艺团体、艺术研究单位和文化机关、出版及广播、影视等部门从事表演、教学、研究、编辑、评论、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音乐系正本着内炼功力,外塑形象的精神,坚持“以人为本、更新观念、精诚团结、快出人才”的办学理念,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坚定地朝着“高起点、创一流”的目标奋进。
中北大学合唱团:“2008国际民歌博览会音乐周”第一场音乐会在国家大剧院音乐厅举行,来自山西的中北大学合唱团与来自乌克兰的敖德萨珍珠合唱团,联袂为首都观众奉献了一台音乐会。中北大学合唱团演出上半场,而第一支曲子是山西民歌《交城山交城水》,由羊倌歌王石占明领唱,因此可以说,石占明国家大剧院一声吼,正式唱开了“2008国际民歌博览会音乐周”。
一首《交城山交城水》之后,接下来是三首著名的左权民歌《会哥哥》、《亲圪蛋下河洗衣裳》和《桃花红杏花白》。羊倌鞭响,掌声四起,这些优美的旋律,经合唱指挥艺术处理后,成了合唱作品的经典,石占明与一群专业学习声乐的大学生,完美地完成了对经典的演绎。
中北大学合唱团成立于2004年, 发展方向和办团宗旨是对民间的关注,把合唱艺术与民歌演唱结合起来,唱出最本真的和谐之音。校方称将把学生合唱团办成中北大学的名片,把民歌传播做成山西艺术的名片,把合唱团办好,把本土音乐传承好。
中北大学科技园——国家级大学科技园
山西中北科技园有限责任公司位于太原北部山清水秀、环境优美的生态旅游区和山西中北大学科技园区,成立于2008年7月。与此同时成立了山西中北大学科技园有限责任公司启明星科教分公司。2009年2月16日,科学技术部、教育版共同发文,正式批准山西中北大学科技园为国家大学科技园。填补了我省国家大学科技园建设的空白。
国家大学科技园从1999年开始试点建设,是国家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重要举措。截止去年,全国有26个省份建设发展了62个国家大学科技园,在孵化企业、培育企业家,服务科技企业发展,推动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化,推动高校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已成为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和高新区持续、自主创新的重要源泉。
山西中北大学科技园[1]始建于2002年4月,是在中北大学科技园基础上创建的。2008年7月,经山西省科技厅、教育厅共同推荐,向国家科技部、教育部申请国家大学科技园认定。2008年12月9日接受了国家科技部、教育部专家评审考查。在省科技厅、省教育厅等上级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目前,科技园已经初具规模。建筑总面积达到2.6万平方米,孵化面积达到1.6万平方米,孵化面积占建筑总面积的61.5%;入驻企业及机构59家,孵化企业54家,孵化企业占入驻企业总数的91.5%;园区从业人员1253人;科技园累计转化科研成果300多项;授权专利20多项;培训学生及社会人员3000多人。山西中北大学科技园的建设与发展,有力地推动了我省高校教学科研与学科建设,成为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的重要平台,成为地方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展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与前景。
据悉,2008年共有8个大学科技园提出申请,科技部、教育部在组织专家进行现场评审考查的基础上,共同研究认定其中7个大学科技园为国家大学科技园。此次批准的另外6个国家大学科技园分别为中国人民大学科技园、哈尔滨理工大学科技园、上海财经大学科技园、上海电力学院科技园、南京工业大学科技园、常州市国家大学科技园等。
中北大学校歌中北大学校歌《再铸辉煌》
校歌《再铸辉煌》内容:
巍巍太行山高
滔滔黄河水长
中北大学烽火里诞生,奋斗中成长
致知于行,人才辈出
傲然屹立在中国的北方
啊!中北;啊!中北
为了民族的复兴
为了祖国的富强
向前!向前!向前!
再铸辉煌
我校校歌词曲作者萧忠良、杨立岗教授
再铸辉煌
萧忠良教授为我们讲解了歌词的深层含义。校歌的歌词精炼,琅琅上口,旋律激昂,振奋人心,既体现了历史的凝重,又有新时代的明快。歌词共十句。前两句“巍巍行山高,滔滔黄河水长”交待了我校的地理位置,并呈现出一幅恢宏的大气派;第三句“中北大学在烽火里诞生,奋斗中成长”交待了我校独特的历史背景和先辈们浴血奋斗的艰辛。“致知于行,人才辈出”,这一句将校训有机地融入到了校歌当中。“致知”就是要努力的去知道,要更深更广地去学习去了解,做人做事皆应如此。“傲然屹立在中国的北方”, “为了民族的复兴,为了祖国的富强”这几句是校歌的中间内涵,它既体现了中北人的历史责任,又明确了中北人的目标和要求,1941年我校诞生在抗战最艰难的关头,是八路军创办的第一所兵工学校,我们自然有理由傲然屹立在中国的北方。但如何将这种“傲然屹立”的姿态传承下去,就需要一辈辈中北人的艰苦奋斗。第九句的三个“向前”正是这种寓意的体现,革命先辈们在烽火硝烟中创建了这所人民兵工第一校,并形成了“有坚定的政治方向;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求真务实的精神态度;坚忍不拔的进取意识”的太行精神,为了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和新中国的成立,他们浴血奋斗,不断向前。当代中北人要从先辈那里擎过着厚重的历史,将太行精神继承下去,将我校发展壮大依然需要向前,未来的中北人将肩负着更多的历史使命,我们不能在先辈们创造的业绩上停滞不前,我们要“再铸辉煌”就要不断进取,更加需要坚定“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