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充职业技术学院

南充职业技术学院是2003年4月经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川府函[2003]91号),国家教育部备案建立的全日制普通高等专科学校,由原南充教育学院、南充农业学校、四川省水利经济管理学校、南充工业学校合并组建,原四校建制同时撤销。9月,学院领导班子正式建立,10月,学院实现整体实质性合并。市政府同时将南充市种畜场成建制划归学院。学院办学体制为省市共管,南充市人民政府主办。
——南充教育学院是南充市一所培训在职教师、教育行政干部的具有师范性质的成人教育高等学校。学院经四川省人民政府1984年1月6日批准,国家教育部1984年2月22日备案,同年9月29日正式建立。学院由南充师范学校与南充地区教师进修学院合并组建。南充师范学校前身是创办于1904年(清光绪三十年)的顺庆官立中学堂,1927年(民国16年)开始创办师范学校,校名嘉陵女子师范学校,1938年更名四川省立南充师范学校。解放后,1950年2月更名川北公立南充高级师范学校,1952年9月更名四川省南充师范学校。1981年9月被列为省重点师范学校。南充地区教师进修学院前身是成立于1962年8月的南充专区教师进修学校,1980年3月经省政府批准升格为南充地区教师进修学院。两校合并组建南充教育学院,院址为原两校旧址,位于南充市小西街。
——四川省南充农业学校创建于1919年,1976年升格为南充地区农学院,1981年恢复普通中专建制。1994年被原国家教委评定为国家级重点中专,是西南地区唯一的一所国家级农业重点中专。1995年被省教委授予省级校风示范学校。1999年再次被教育部评定为国家级重点中专。
——四川省水利经济管理学校是四川省政府以[1964]川教字0379号文批准建立的全日制工科中等专业学校,始建于1964年。建校初期为南充专区职业学校,1969年更名为南充地区水利电力学校。1980年经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定名为四川省水利经济管理学校。1984年,省委组织部、宣传部以川组发[1984]133号文批准为正县级单位。1981-1984年学校隶属四川省水利厅,其余时期主管部门为南充市水利局。校址南充市顺庆区金鱼岭正街。
——南充工业学校是在南充农业机械化学校(始建于1977年11月)基础上,于1989年5月经省政府批准而增挂的,实行两块牌子,一套班子,隶属南充市政府领导,1993年前由南充市工业局主管,后划归南充市农机局主管。校址位于南充市高坪区南前路9号。
南充职业技术学院是经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建立的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学院坐落在嘉陵江畔的川东北中心城市——四川省南充市。
学院占地1400余亩,校园内绿树成荫,鸟语花香,环境优美。现有建筑面积180156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总值2780余万元,拥有先进的教学用微机1170台,馆藏图书近45万册。现有专任教师315人,其中具有副教授以上高级职称的86人,讲师、工程师等中级职称124人,“双师型”教师75人,常年聘请外籍教师2—3人,外聘实践技能教师和实习实训指导技师87人。
学院设有机电工程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经济管理系、外语系、农业科学与技术系、人文艺术系、土木工程系、基础教育部8个教学系部,开设专科专业32个。
学院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职工总数588人,其中专任教师330人,高级职称86人,市级学科带头人2人,192名青年教师中硕士研究生(含在读)42人,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中双师素质教师124人。有“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1人,省部级表彰的优秀教师17人,市“十大杰出青年”1人,市科技顾问团成员2人,市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1人。学院教师共发表论文402篇,编写著作47部,其中出版教材专著18部。学院教师获省政府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省政府教学成果奖2项,市级以上科研成果及论文奖43项。
学院秉持“特色办学,质量立校,以人为本,追求卓越”的办学理念,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形成了校企融合、产学结合的鲜明办学特色。与香港利奥集团成功实行股份制合作办学,还与香港镇泰、大北农集团、北京迪信通等80多家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
学院建立了比较完备的贫困学生资助体系和优秀学生激励机制,除设有国家、省、学院三级奖助学金外,香港利奥集团、香港镇泰集团、北京迪信通等企业还在学院设立了每年近100万元奖助学金及基金。
学院坚定不移地走产学研结合的道路,开展与相关行业企业全方位、深层次的合作,实现人才培养与行业企业“零距离”对接,办学实践中探索出校企合作新模式和长效机制——“一体双元”校企合作模式,以此带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不断深化,已成为学院鲜明的办学特色。
“一体”即学校与企业以股份制形式深度融合,合为一体,实现不同主体的统一,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双元”指学校与企业双方,分工协作,共同完成人才培养的任务。
香港利奥纸品印刷集团是一家以印刷、纸品业为主导产业的大型企业集团公司,属亚洲印刷企业巨头。
在该企业使用学院毕业生的基础上和学院的积极主导下,2006年经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该集团与学院实行股份制合作办学。为此该集团斥资4500万元人民币入股占20%股份,学院所培养人才则优先满足该集团用人需要。与此同时,学院还采取用人合作(订单培养)、资助合作、育人合作等多种形式先后与香港镇泰集团、深圳奇伟、上海协亨、北京迪信通、大北农集团、山木教育集团等80多家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
这些企业除支持学院办学外,在学院设立了近100万元奖教助学金及基金。尤其是香港利奥集团近几年除投入股份制合作资金4500万元外,还资助学院资金和设备近400万元,图书50万元,每年出资20万元在学院设立奖教助学金,今年又向学院捐赠价值853.86万元的一流高档印刷设备支持办好印刷专业,出资50万元在学院举办嘉年华活动。合作办学后,该企业发展迅猛,现年销售额近40亿港币。
由于强有力的校企合作,加之学院注重人才培养质量,强化就业服务与指导工作,毕业生自身综合能力较强,历届毕业生的就业率都在90%以上,2006届毕业生(首届高职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为92.81%,2007届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为96.08 %。用人单位对学院毕业生的整体质量表示满意,普遍认为有三大优势:一是基础扎实后劲足,二是组织协调能力强,三是动手能力强。调研结果表明:用人单位对我院学生的综合评价高,2006年称职率为90%,2007年称职率为92%。
学院党委书记、院长 杨凤林
主持学院党委、行政全面工作
党委副书记、副院长 郑大喜
负责党委日常工作、宣传统战工作和全院师生员工思想政治工作,分管纪委、监察审计处、宣传统战部、德育工作部
党委副书记、副院长 陈永龙
负责学院学历培养教学工作、科研工作和实验实训工作和非学历培训、分管培训中心、教务处、科研处、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实验实训中心、图书馆。
党委委员、副院长 兰林
负责学院后勤保障工作、计划生育工作、工会,分管后勤产业服务中心、工会、妇委会
党委委员、副院长 姚先林
负责学院招生就业工作和学生管理工作,学院社会治安治理工作、保卫工作,分管招生就业处、学生处、团委 、保卫处
院长助理 龙步清
协助陈永龙同志工作
院长助理 汪正坤
协助姚先林同志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