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总布胡同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2-14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位于东城区东南部,北起大雅宝胡同,南至东总布胡同,东有二支巷通先晓胡同,西与向春胡同、后赵家楼胡同、前赵家楼胡同、小羊宜宾胡同相通,属建国门街道办事处管辖。因位于东总布胡同北面得名。

北总布胡同,清朝属镶白旗,清乾隆时称城隍庙胡同。因街内有一城隍庙得名。此庙建于明万历十八年(1590)。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重修,彼时香火甚盛。次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香火自此开始萧条。宣统时称城隍庙大街。民国八年(1919),因庙有碍交通,遂拆毁。民国三十六年(1947)称北总布胡同。

北总布胡同内2号原是用建协和医院的余料盖的,是美国煤油大王洛克菲勒基金会董事长为其父母盖的。抗日战争时一日本官僚居住。日本投降后,此宅被收归国有。根据停战协定,为调处国民党、共产党之间的军事冲突,成立了军事调处执行部,简称军调部。中共代表叶剑英、国民党政府代表郑介民、美国政府代表罗伯森,后美国总统特使马歇尔也参加。民国三十五年(1946),此宅为军调部国民党代表驻地。后又归国民党第十一战区司令长官孙连仲居住。解放后收归国有,成为某单位宿舍。1984年公布为东城区文物保护单位。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