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和华
【希伯来文】יהוה (词源הוה,罗马字havah,意思是“变成、成为、存在”)
【阿拉伯文】الهوا
【阿拉伯罗马字】Hawa(空气,风神和风暴神)
【拉丁字母注音】YHWH/YHVH (读音是אֲדֹנָי“哈多那以adonay/adoˈnaj/”,就是“主”的意思)
【英语读法】传统上是“耶和华”Jehovah,不过更准确的“雅威Yahweh”
【希腊语】θεός (用于新约原文,指的既是公神也是母神)
【希腊文罗马字】theos (读作“塞奥斯”)
【拉丁文】deus (词源是印欧词根里的*deywós,意为“天上的”)
【英译】god (词源是印欧词根里的* ghau(ə),意思是呼喊to call)
【朝鲜语】여호와
【日语】ヤハウェ(yahaue)、主
【汉译】爷火华(洪秀全译)、耶和华(音译)、亚萎(音译)、雅威(音译)、主
耶和华-雅威(Yahweh)上帝[1]现身在摩西面前的时候,说“我是自有永有的”;犹太人因此称上帝为“雅威”,由于当时希伯来文献只标记辅音,所以用拉丁语字母来表示这个单词就是YHVH或YHWH。平时犹太人用“主人”(adonai)这个单词的发音来诵读YHVH,而不按正式发音将YHWH读耶和华,这是对这个立约的名字表示尊敬;只有每年犹太历七月初十日大祭司进入至圣所时,才能在约柜前说出这个单词的正确发音。历史上圣殿多次被毁,祭司血统混杂于其他家族中,这个单词的发音因此失传了。宗教改革时期,马丁·路德将圣经从原语种翻译成德语,必须解决YHVH的发音问题,所以他很有想象力地把adonai的元音嵌入YHVH中,成了YaHoVaH,英语即为Jehovah,这就是中文“耶和华”的来历;大部分当代英文译本及往昔英语译本的当代再版本都将这字译为「主」(LORD,四个字母均大写)。现代随着希伯来语的复兴,圣经考古学发现了YHVH的正确发音及其真意——至高无上、独一无二的主宰。
这个名称(在旧约全书中总共用了6,828次)应该和一个动词「to be」(是)有关,上帝在出埃及记三章14至15节宣告说:「我是自有永有的。」这个名字和基督所宣称的「我是」,有着特别的关系(比较约八24、28、58,十30,十一25,十三19,十四6、16);基督正是宣告自己是与耶和华平等的。
上帝用「耶和华」的名字,来表明上帝与以色列人的个人关系。亚伯兰在接受上帝之约的时候(创十二8),也是要回应上帝这个名字。上帝以这名字带领以色列人离开埃及,拯救他们脱离捆缚,救赎他们(出六6,二十2)。Elohim和Adonai这两个名字,都曾在其他文化体系中被人用过,但「耶和华」(Yahweh)一名,是给以色列人的一个独特启示。
名字的由来耶和华这个名字出现得很晚,来自Jehovah的音译。而Jehovah也是16世纪德国人马丁·路得翻译基督教圣经的时候对原文YHWH的改写。《出埃及记》以及所有犹太圣经的原文里其实并没有“耶和华(Jehovah)”这个名字,而是腓尼基文的YHWH。最初“耶和华”这个名字来自《出埃及记》第三章14节,如下。《出埃及记》第三章14节的意思是“自有永有”,本意是“我就是我”。耶和华是自有永有的那一位神。
【希伯来语原文:13、14节】
וַיֹּאמֶרמֹשֶׁה אֶל-הָאֱלֹהִים, הִנֵּה אָנֹכִי בָא אֶל-בְּנֵי יִשְׂרָאֵל,וְאָמַרְתִּי לָהֶם, אֱלֹהֵי אֲבוֹתֵיכֶם שְׁלָחַנִי אֲלֵיכֶם;וְאָמְרוּ-לִי מַה-שְּׁמוֹ, מָה אֹמַר אֲלֵהֶם. וַיֹּאמֶר אֱלֹהִיםאֶל-מֹשֶׁה,אֶהְיֶה אֲשֶׁר אֶהְיֶה; וַיֹּאמֶר, כֹּה תֹאמַר לִבְנֵי יִשְׂרָאֵל, אֶהְיֶה, שְׁלָחַנִי אֲלֵיכֶם.
【七十士译本希腊语原文:14节】
και ειπεν ο θεοσ προσ μωυσηνεγω ειμι ο ωνκαι ειπεν ουτωσ ερεισ τοισ υιοισ ισραηλ ο ων απεσταλκεν με προσ υμασ.
【拉丁文14节】
dixit Deus ad Mosenego sum quisum aitsic dices filiis Israhel qui est misit me ad vos.
【NIV英文14节】
God said to Moses,"I AM WHO I AM. This is what you are to say to the Isaraelites:'I AMhas sent me to you.'"
【日语版14节】
神はモーセに、「わたしはある。わたしはあるという者だ」と言われ、また、「イスラエルの人々にこう言うがよい。『わたしはある』という方がわたしをあなたたちに遣わされたのだと。」
【汉语直译】
神对摩西说,“我是存在,你去跟以色列人说‘存在的我派遣你去’。”
公元前600年耶路撒冷腓尼基文“耶和华”耶和华的读音
不过,犹太人为了表示敬畏就用尊称主人“哈多那以(Adonay)”称呼他们的神,用小圆点写在希伯来字母下面。而YHWH事实上犹太人读作“雅威”。只有每年犹太历七月初十日大祭司进入至圣所时,才能在约柜前说出这个单词的正确发音。历史上圣殿多次被毁,祭司血统混杂于其他家族中,这个单词的发音因此失传了。
宗教改革时期,马丁·路德将圣经从原语种翻译成德语,必须解决YHVH的发音问题,所以他很有想象力地把adonai的元音嵌入YHVH中,成了YaHoVaH,英语即为Jehovah,这就是中文“耶和华”的来历;大部分当代英文译本及往昔英语译本的当代再版本都将这字译为「主」(LORD,四个字母均大写)。现代随着希伯来语的复兴,圣经考古学发现了YHVH的正确发音及其真意——存在(to be)。
这个名称(在旧约全书中总共用了6,828次)应该和一个动词「to be」(是)有关,耶和华在出埃及记三章14至15节宣告说:「我就是我(I AM WHO I AM)。」这个名字和基督所宣称的「我是」,有着特别的关系(比较约八24、28、58,十30,十一25,十三19,十四6、16),基督正是宣告自己是与耶和华平等的。
以色列的神用「耶和华」的名字,来表明他与以色列人的个人关系。亚伯拉罕在接受耶和华之约的时候(创十二8),也是要回应耶和华这个名字。耶和华以这名字带领以色列人离开埃及,拯救他们脱离捆缚,救赎他们(出六6,二十2)。Elohim和Adonai这两个名字,都曾在其他文化体系中被人用过,但「耶和华」(Yahweh)一名,是给以色列人的一个独特启示。
耶和华的其他称呼正如前面的希伯来文、希腊文、拉丁文、英文、日文所揭示的,“耶和华”这个名字本身并没有任何的“惟一的上帝”的色彩。 最初,YHWH/YHVH现身在摩西面前的时候,说“我是自有永有的(出埃及记3:14)”,但是这只是中文翻译的错误和对中国人的诈骗,因为英文原版是"I AM WHO I AM(我就是我)”或者“I WILL BE WHAT I WILL BE(我将是我)”,这才是国际耶经协会的正确版本NIV,因此耶经原来所表述的根本就没有自有永有的意思,完全是传教士汉译时在欺骗中国人。还有Elohim 创1 1,El-Shaddai 约伯5:17 ,Adonai创18:27 亚4:14。而希伯来语“以罗西”(Elohim)这个词是迦南人的“父神”这个词的众数形式——希伯来语单词分单数、双数和众数三种形式——最多只是力量的意思。Elohim这个词源自西支闪族的造物主最高神祇厄力(El)。而在犹太人的自公元前950年以来创作的典籍《创世纪》中出现了七个神的名字,最主要的四个是El(אל)、Elohim(אלהים)、Shaddai(שַׁדַּי)和YHWH。这些名字在翻译的时候都被掩盖起来了,所以只有在希伯来文原版里能看得出来。沙带(Shaddai),是闪族的土地神,在耶经里被英译为God Almighty。出处在《创世纪》二十八章第三节和三十五章第十一节、《民数记》24章第四节和第16节、《出埃及记》第六章第2、3节。另一个是Yahwah,在英文耶经里对应的是“主(Lord)”,是空气之神,与巴力有关的西支闪族风暴神。《耶经》只是没有提在万物创造以前,除了耶和华还有别的上帝存在,即可能还有别的神存在。而El出现的地方非常多,比如以色列这个名字Israel就是“与神(el)抗争的人”的意思。而El就是YHWH的同义词,这个闪族词根暗示了以色列的神最初的来源。YHWH和Elohim在犹太人最古老的宗教典籍《摩西五经》(《创世记》、《出埃及记》、《利未记》、《民数记》和《申命记》的统称)中交替反复出现。有一种理论认为,《摩西五经》由YHWH原典、Elohim原典和祭司原典拼凑而成,因为最初的《摩西五经》,也就是《图拉》已经随着犹太人的第一神寺被巴比伦人焚毁而消失。YHWH代表了南方犹大王国的祭司们的观点,而以罗西(Elohim)则代表了北方以色列王国的观点。此外,耶经里的西奈山并非位于西奈半岛南端,而是位于沙特阿拉伯西北边陲滨海沙漠之中,山上遍布火烧土;西奈半岛南端的西奈山,是后人张冠李戴。
耶经原文中有“耶和华”吗?一个令人惊讶的事实是:圣经原文中没有“耶和华”这个单词!!!《新约全书》引用《旧约全书》经文,凡是旧约中“耶和华”的字样,新约一律作“主”,即希腊语κυριοs(拉丁字母注音为kyrios)。更令人惊奇的是,圣经中的上帝没有名字!!!世界上各种宗教的最高神祗都有名字,只有犹太教-基督宗教的上帝和中国古籍里的皇天上帝没有名字。耶经中文译本中的“耶和华”这个单词,原来是一句希伯来语的单词首字母缩略语:“我是自有永有的。”拉丁字母记音为YHVH,平时只读作adonai(拉丁字母注音,意为“主人”);只有犹太历每年七月初十日赎罪日当天,大祭司带着赎罪祭牲的血进入圣殿的至圣所,将血涂抹在约柜的犄角 上之后,才能在设于约柜上的施恩座前下跪说出这个单词的正确发音。公元前3世纪,居住在埃及的海港城市亚历山大利亚的犹太教72位拉比,将《希伯来圣经》(即 《旧约全书》)翻译成希腊语,即著名的《七十士译本》,其中YHVH均为κυριοs。公元68年至120年,以色列先后爆发了三次反抗罗马帝国统治的暴 动,遭到血腥镇压,圣殿于70年彻底被罗马军团焚毁,罗马帝国皇帝于120年下诏将绝大多数犹太人驱逐出犹地亚州,犹太教祭司制度遭到彻底破坏,YHVH 的正确读音就此失传。后世马丁·路德将旧约翻译成德语时,将adonai的元音字母分散嵌入YHVH,即为YaHoVaH,这就是“耶和华”这个单词的来历,由此也影响到20世纪初中文和合本耶经的翻译。但也有说法说,是一位美国传教士在将圣经传入本国时,将“Yahweh”错读为“YahoVah”。20世纪中叶,随着希伯来语的复苏和以色列复国,圣经考古学发现,YHVH的正确发音是Yahweh(拉丁字母注音,中文音译为“雅威”), 在英文耶经里对应的是LORD(四个字母均大写,意为“主”)。现代中文译本和天主教中文思高本将其译作“上主”,都比和合本的“耶和华”更符合原文本义。
犹太教和《旧约》里的耶和华犹太教是严格的一神教,任何多神教和多神格论都被犹太教徒认为是异端。犹太教从来没有承认耶稣是神。犹太教徒相信耶稣是一个私生子流浪汉和异端,正如《耶稣一生》所记载的那样。犹太教要求教徒每天早上和晚上都要念一遍《图拉》 的第一句祈祷词“Shema Yisrael”,这句最重要的祈祷词的意思是“听着,哦,以色列;主是我们的神,主只有一个”。犹太教的耶和华被认为是永恒的、世界的造物主、伦理规范的来源。耶和华的力量在每个角落,是一切存在的原因。耶和华的力量无比强大,耶和华没有做不到的事(创世纪18:13),一切的荣誉和能力都归于耶和华 (诗篇29)。
犹太教的耶和华信仰总结起来一共十三点,被称为“十三要义”:
●耶和华是存在
●是一个整体
●是灵魂态的、没有实体的
●是永恒的
●是唯一礼拜的对象
●耶和华的启示通过先知
●摩西是所有先知中的至尊
●耶和华的诫令是在西奈山上传达的
●《图拉》是耶和华不变的诫令
●耶和华能预知人类的行为
●惩恶扬善
●弥赛亚将会到来
●死人能够复活
基督教和《新约》里的耶和华基 督教教义里的耶和华是世界的造物主,是永恒的神,是圣洁的和正义的和无所不能的神,是超越实体的,除了耶和华以外充满原罪。根据基督教派系的不同,事实上基督教的耶和华并非一模一样的神。总的说来,大部分基督教派系的教义都包含了“三位一体论”和“基督论”这两点核心教义。
三位一体论里的耶和华
三 位一体论的教义是从公元3至4世纪开始逐渐发展。经过一连串的辩论和大公会议后,最终得以确立为正统的教义。三位一体的核心思想,曾在公元325年的尼西 亚大会(第一次大公会议)及公元381年的君士坦丁堡大会(第二次大公会议)里通过。这个词语及其清晰的教义阐述从没有在《圣经》出现。从《圣经》记载内,耶稣及使徒没有反对申命记6:4的话:「以色列阿、你要听。耶和华我们神是独一的主」。同时那次会议也将反对圣子等於圣父的一方判为异端。但大公会议以後,有关三位一体的争论持续了数十年。曾经有段时期,反对圣子等於圣父的势力反过来压倒支持圣子等於圣父的势力。两方势力仗赖罗马皇帝的支持互相抗衡, 直至公元381年。罗马皇帝狄奥多西一世决定支持三位一体,并召开第一次君士坦丁堡公会议将《尼西亚信经》确立为「国家标准信 仰」。至此,三位一体的教义被确立,反对势力再次被压制。虽然有人依然拒绝接受《尼西亚信经》,结果导致猛烈的迫害。反对三位一体教义的人被审判为异端,有的被直接处死或者死于火刑。这一斗争持续了多个世纪。直到中世纪,人们再用哲学和心理学去解释教义,三位一体逐渐确立。但是现代基督教派“耶和华见证人” 和一些欧美基督教牧师公开全面否认三位一体。实际上三位一体的问题只有在基督教里才会出现,只有基督教才会面临旧约的耶和华与新约的耶稣存在矛盾的困境,又要坚持一神论的唯一出路只能把耶和华和耶稣弄成一体。于是教会从印欧语法里的位格获得了灵感,把语法现象扩展到了神学中。但这一点在说没有位格的汉语的 中国人那里理解起来就很困难了。
三位一体论认为耶和华在本质(essence)上是一:
初期教会曾产生过这样的问题,究竟基督在实质上 (substance),或本质上(essence),是不是与父相同的?亚流说,基督在实质上是与父相同的,但父比基督大。这表示说,实质或本质的相同 还不足够,三位一体的正确解释应该是,「在本质上为一」(one in essence)。神在本质上为一的根据,是申命记六章4节:「以色列啊!你要听:耶和华我们的神是独一的主。」「独一」的希伯来文echad,意思是 「合一」。这节经文不但强调,神的独一性,也强调神的合一性(另比较雅二l9)。三位都拥有神性的总和,而神在本质上没有被分割。本质上为一,也就是说, 三位并不是各自独立行动的,这也是耶稣对犹太人的指斥(比较约五l9,八28,十二49,十四10)。
就位格说,耶和华有三:
「位 格」(persons)一词似乎减损了三位一体的合一性,其实位格这名词,是不足以形容三位一体的相互关系的。有些神学家改用「存有」 (subsistance),就是说,「神有三个存有。」此外三者之间还有相距、关系及形态之别。位格这名词,可帮助说明,三位一体并不单是一种显现方式,而是有个别位格的存在。当我们说,神的位格有三,意思是指:
(I)每位都有神的本质(essence);(II)每位都拥有神的丰满(fullness)。「在神来说,不是有三个一起存在或分开的个性,而是在一个神圣本质之内,有位格上的自我区分。」这与形态论(撒伯流主义)有重 大的不同。形态论说,神是一位,但以三种不同的方式表现自己。三个位格的合一,在旧约常常被提及,如以赛亚书四十八章16节,父差遣了弥赛亚和圣灵,向复 兴的国说话。在以赛亚书六十一章l节,父以圣灵膏立弥赛亚,给他任命。这些经文部强调了,三个位格的平等与合一。
三位格相异关系(distinct relationship)
三 位一体内存在着一种存有(subsistance)上的关系。父不是被生的,也不是从别的位格而有的;子是从父永远被生的(begotten)(约一 18,三16、18;约壹四9)。「生出」(generation)这词,说明了三位一体的关系。子是永远从父而生的,圣灵是永远从父和子发出 (proceeds)(约十四26,十六7)。「发出」这名词,也说明了一种三位一体的关系;圣灵是父和子所差派的。我们须要注意,这些名词只是表达出三位一体里的一种关系,并不说明有等级上的分别。由于这些名词都有等级意味,有些神学家就索性不用。
三个位格在权力上是相等的:
「生出」和「发出」这些名词,可以说明三位一体之间的职能,但三位一体彼此间,是有同等的权柄。父在权柄上是至高者(林前八6);子在每一方面与父同等(约五21至23);而圣灵又被称为与父和子同等(比较太十二31)。
耶和华和耶稣(基督论)
新约的神-耶稣(非旧约)基督宗教与犹太教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基督宗教相信耶稣就 是以色列人所等待的弥赛亚,即救世主。这一点是除了三位一体,最为重要的核心教义。但不管是“三位一体”还是“基督论(弥赛亚耶稣)”,这两点核心教义都 是为了把新约里的神耶稣和旧约里的神耶和华联系起来,为的是使人相信新约是旧约的延续,新约是实现了旧约的预言。总之,基督宗教必须把新约福音书当作至尊的圣书,因为新约福音书记载了耶稣的事迹;犹太史学家约瑟夫的著作《犹太史》以及一些不信基督宗教的罗马帝国官员之间和学者们之间的通信,都可以作为耶稣 及其事迹的旁证。对于这一点,基督教教义就要求基督徒要相信三点:第一、耶稣是圣道上帝的肉身(道成肉身),是圣子上帝降世为人;第二、耶稣死而复活;最后一点是,承认自己是罪人,通过信仰耶稣而得救(因为只有耶稣是圣洁无罪、始终没有背叛耶和华的)。这三点是基督徒信仰的基础,所有的基督宗教神学都是为 了这三点服务的,都是围绕福音书来进行讲解的,都必须让教徒相信他们是有罪的,使他们相信耶稣死而复生。
教会传统说:到大约公元前6-4年耶稣出生的时候,犹太人一直在等待着其宗教经典预言的弥赛亚(Messiah) 的出现已经达几个世纪,是大卫王的一位子孙,是民族英雄、宗教大师、政治领袖和军事统帅,要恢复以色列犹大王国大卫-所罗门父子两代的光荣,直至万国来 朝。但是,耶稣自己所要建立的王国是精神的、而非政治的,他要把王国建立在人民的心里、而非国土上。当耶稣升入天堂后,他的追随者们一刻也不延误地宣称他就是“弥赛亚”——那个将拯救他们的人。这促成了犹太教和基督教的最终分裂,因为犹太教徒拒绝这种说法。但早期的基督徒把这个说法作为他们传道的中心,他们甚至把“弥赛亚”(Messiah)这个单词翻译成希腊文“Christus”(基督), 意思是“被上帝涂油的”,并且把这个希腊文单词作为惟一适用于耶稣的称号,连定冠词都省略了。为什么他们如此肯定耶稣就是人们长期等待的“弥赛亚”呢?那 是因为新约所描述的耶稣实现了《旧约全书》大部分对弥赛亚的预言,他们和耶稣一起度过的时光使得他们相信就是这样:他是大卫王的子孙,他曾经奇迹般地喂饱了一大群人,他赶走了魔鬼,他原谅了一切罪过并且宣布“上帝国”即将到来,最后,是因为这位拿撒勒人耶稣从死里复活,而不是其他多位耶稣之一,更不是其他什么人;剩下没有应验的预言是有关未来的,只有将来才晓得这些预言能否应验。除了对观福音书以 外,《约翰福音》更进一步论证耶稣的神性和天父的神性本质上是同一个神性;犹太史学家约瑟夫的著作《犹太史》某些抄本也证实这位拿撒勒的“耶书亚”是弥赛 亚;不过其犹太教抄本的内容有所不同,虽然证实了耶稣的事迹,但没有承认耶稣是弥赛亚的文字出现。目前,《犹太史》两种抄本哪种更可靠,暂时无法考证。
耶神之子和人子
早期基督教徒经常称呼耶稣为“耶和华之子”(单数特指),虽然这个短语只在福音书里偶尔突然冒出来。这个称呼也强调了耶稣和耶和华之间的独特关系——一种最类 似于父亲和儿子之间的关系。当耶稣称呼耶和华为“阿爸”(Abba)时,他的弟子们都非常震惊,因为这个词语表示耶稣和耶和华之间的可能具有一种最密切的关系。
然而,从他自身来说,耶稣更喜欢别人叫他“人之子”。他的听众非常熟悉这个短语,因为它在犹太教经典中被多次使用。在那里,这个称呼通常仅仅指人,但是它也可能指一个具有伟大精神权力的人物,耶和华最终会给他一个永恒的王国让他统治,这就是弥赛亚。
如果我们把这些术语放在一起,我们会明白耶稣怎样看待他自己的,以及其他的人又是怎样看待耶稣的。作为“弥赛亚”,他降临世间使人从他们的罪恶中解放出来;作为神子,他享有和耶和华的独特关系;而作为人子,他把自己和所有的人类等同起来。
耶稣问:“你们说我是谁?”西门彼得回答说:“你是弥赛亚,是永生耶和华的儿子。”“祝福你,西门·巴约拿!”耶稣回答说,“因为这个真理不是别人告诉你的,而是我天国里的父亲直接告诉你的。”——《马太福音》16:15—17
伊斯兰教对耶和华的看法
穆斯林学者认为:耶和华就是安拉(真主),根据《古兰经》记述,伊斯兰教兴起前,一部分阿拉伯人和“有经人”(犹太教徒和基督教徒)都用安拉一词称呼所信奉的最高神,他们相信安拉是“天地的创造者,日月星辰的支配者”,是“人类生计的赐予者,灾难的解救者”。伊斯兰教和基督教对耶和华的属性认识有分歧,伊斯兰教不承认三位一体,道成肉身,位格化,人格化,肉身化,因为《古兰经》阐明安拉(耶和华)是清高无染的,和被造物没有牵连。超绝万物的、一反常规的。其含义是安拉既不具备形体和偶性,也不具整体和局部。古兰经说:任何物不似象他。(42:11)把比拟的介词“象”和“类似”的字面连用,是更加否定真主有同伴或类似的。就像古兰经说:没有任何物可以做他的匹敌。(112:4)匹敌和类似的是同一含义。古兰经还阐明:耶稣只是耶和华(安拉)的先知。所以不能把耶和华和安拉等量齐观。
伊斯兰教的整体观点是:认主独一是自人类祖先先知亚当,历经诺亚,亚伯拉罕,摩西,大卫,耶稣,穆罕默德一致奉命传播的核心思想。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都是真主分别启示给穆萨(摩西),尔撒(耶稣),穆罕默德的宗教。真主总共给人类派遣了12万4千多使者,降示天经100多部,最主要的天经是《摩西五经》,《诗篇》,《新约》,《古兰经》。伊斯兰教认为以前的天经已经失传,失散,失真,穆罕默德是最后一位使者,他纠正了已经偏离耶稣教导的基督教,并且他的使命是为全人类的。《古兰经》是最后一部最完善的天经,伊斯兰教认为三位一体掺杂了对真主(耶和华)的属性中不纯净的认识,是对认主独一的背弃,是一种变相的多神教。 因此,伊斯兰教反对三位一体、上帝之子、耶稣神性、道成肉身、原罪、赎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