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地学原理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2-05-21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百科名片作/译者:辛建荣

出版社: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6年09月

ISBN:9787562521136 [十位:7562521131]

页数:324 重约:0.460KG

定价:¥39.80

内容提要:本书内容包括:旅游地学概念体系、发展与研究任务;地学旅游资源分类系统;自然旅游资源时空背景;自然旅游资源的地质环境;自然景观形成的地质过程;人类生活空间与地学背景;人文旅游资源的地学特征;地学旅游资源评价体系;地学旅游资源开发;旅游地分类及旅游区划等。

图书目录:第一章 旅游地学概念体系、发展与研究任务

一、旅游地学概念体系

二、旅游地学发展和未来的艰巨任务

三、旅游地学主要研究课题

第二章 地学旅游资源分类系统

一、分类系统介绍

二、地学旅游资源基本特征

第三章 自然旅游资源时空背景

一、宇宙、银河系与太阳系

二、地球及其结构

第四章 自然旅游资源的地质环境

一、地壳岩石圈

二、地壳运动与构造阶段

三、地层与地质历史演化概况

四、大地构造运动与地学旅游资源的形成

第五章 自然景观形成的地质过程

一、地质作用及类型

二、外力地质作用类型及其景观特征

三、内力地质作用及其景观

第六章 人类生活空间与地学背景

一、人与自然的关系

二、人类生活空间与地学环境

三、人类文化的地学特征

第七章 人文旅游资源的地学特征

一、古建筑与古工程的地学特征

二、宗教文化景观的地学特征

三、中国各民族的图腾及其地学特征

四、民族风俗的地学特征

第八章 地学旅游资源评价体系

一、地质景观评价

二、地理环境综合评价

三、生态环境综合评价

四、自然旅游资源为主的旅游区综合评价概述

第九章 地学旅游资源开发..

一、区域旅游资源开发的意义

二、自然旅游资源开发的原则

三、区域旅游资源调查

四、区域旅游资源开发过程

第十章 旅游地分类及旅游区划

一、旅游地概念与特性

二、旅游区划

三、旅游地类型

四、风景名胜区旅游地

第十一章 旅游环境保护与生态旅游

一、旅游环境

二、旅游可持续发展

三、生态旅游的提出及其环境意义

四、生态系统与生态平衡

五、生态旅游环境与生态旅游活动

六、中国的生态旅游地简介

第十二章 地质公园及其行动计划

一、地质公园行动计划背景

二、地质公园的理论基础

三、地质公园建立的前期工作

四、地质公园总体规划

五、地质公园总体规划工作指南

六、地质公园评审委员会资质和工作制度

七、国家地质公园评审标准

八、中国国家和世界地质公园名录

第十三章 精美的地史珍品——宝玉石

一、珠宝玉石与金银饰品

二、宝玉石精品典型

三、观赏石欣赏

第十四章 旅游地形象设计

一、旅游地形象设计的理论依据

二、旅游地形象设计的理论

三、旅游地形象设计的程序

第十五章 旅游地空间结构

一、旅游地空间结构理论

二、旅游地空间结构要素及空间相互作用

三、旅游地空间结构布局与发展战略

附录1 国家建设部关于风景名胜区的用地类型规定

附录2 265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参考文献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