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毛皮海狮

俗 名:南非海狗
拉丁文名:Arctocephalus pusillus
英 文 名:Afro-Australian Fur seal
物种命名人及年代:Schreber,1766
特征描述:吻长。头骨忱嵴和矢状嵴都很发达。眶间额凸。腭中等宽。左右上齿列平行。后颊齿强大,第5—6颊齿间虚位。雄兽被深棕灰色粗糙毛皮,雌兽背部棕色,腹面淡褐色。初生仔兽被柔软卷曲的黑色短毛,第一次蜕毛后换成染有白尖的黑毛。
个体大小:雄性体长2.3m,体重200-360kg,雌性体长1.8,体重41-120kg,非洲南部亚种仔兽体长60-70cm,体重4.5-7kg;澳大利亚亚种80cm,体重12.5kg.
生活习性:非洲毛皮海狮是一雌多雄的动物,每年到了11—12月份的繁殖季节,身强力壮的雄兽便首先到达岸边的繁殖场所,在海滩上或岩礁上割疆而治。此后成群结队的雌兽才浩浩荡荡地赶来,使海岸上呈现出一片十分热闹的景象。雄兽先是立在海滩上,热情地欢迎雌兽的到来,继而拼命争抢配偶,越是体形威武,本领高强的,抢到的雌兽就越多,最后形成了许多由一雄多雌组合的“独立王国”,叫做生殖群或多雌群。但是,生殖群形成以后,雌兽并不马上与雄兽交配,因为它们都已经怀胎很久,即将分娩,所以要先做好“生儿育女”的准备,待生下幼仔一周以后,才开始与雄兽进行交配,受孕以后,到翌年的繁殖期到来时再度生产。雌兽在一个繁殖期内需要交配1一3次,一般是生产之后交配越早受精率就越高。每只雌兽受孕之后就立即退出多雌群,由其他未经交配的雌兽陆续补充进来。在长达5─6周的繁殖期间,雄兽一直不下海活动,不吃不喝,每天交配多达30次,每次交配时间为15分钟左右,依靠平时体内积累的脂肪来维持这一巨大消耗,一直到繁殖期结束。雌兽每胎仅产1仔,幼仔只需10分钟左右即可产出,并不困难。刚出生的幼仔体长约为75厘米,体重约7千克,体表被有厚密、柔软而卷曲的黑色短毛,第一次脱毛后换成染有白尖的黑毛,并具很厚的褐色绒毛,一年后脱落。幼仔睁开眼睛就能活动,但需要雌兽耐心的照顾。雌兽行动时,总是用嘴叼着它一起走。雌兽的乳汁很浓,含脂量也很高,所以每1—2天以上哺乳一次,就能使幼仔得到足够的营养,生长得也很快。
雌兽产仔后一周后即入水觅食一两天,以后觅食时间渐增多,有时要一周以上才回来一次。为了在密密麻麻的群体中迅速找到自己的幼仔,雌兽上陆后便连声高叫,它的幼仔听到后立即应声回答,并急切地向雌兽叫声的方向移动,很快就靠拢在一起。除了用叫声召唤之外,还辅以嗅觉,通过闻对方身上的气味互相寻觅。新生的幼仔不会游泳,也不敢下水,到了5一6月份的时候才开始以小甲壳动物和小鱼作补充食物,此后慢慢地学会到海里去游泳和捕食,3一5岁时达到性成熟,寿命可达20年以上。
地理分布:分为两个亚种
非洲南部亚种(A.P pusillus) 在非洲西南到南部的在非洲西南到南部的阿尔戈阿湾间的温带沿岸繁殖;
澳大利亚亚种(A.P doriferus Wood Jones,1925) 沿澳大利亚东南沿岸繁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