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诗学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2-05-21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图书信息历史诗学

[1]

定价:¥34.00

库存:有货,可送至全国作者:(俄)维谢洛夫斯基著,刘宁译

出 版 社:百花文艺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3-1-1

开本:32开

I S B N:9787530634103内容简介《历史诗学》作者是俄国历史比较文艺学的创始人,其代表作《历史诗学》(1870―1906),集中体现了他的美学思想,文艺观和方法论。他对文艺的起源、文学的样式和体裁的形成和演变,情节史、修饰语史,以及诗歌语言风格、对比手法等一系列诗学基本问题的范畴进行了追根溯源,鞭辟入里的系统分析研究,提出了一系列富于开拓性的创见,开辟了一条“从诗的历史中阐明诗的本质”,从而把文学史的研究和诗学理论的研究有机地结合起来的文艺学研究的新方向、新道路。近几十年来,随着比较文学研究在东西方的复兴和推进,维谢洛夫斯基的历史诗学的理论和方法越来越引起了国际学术界的重视和探讨。以多卷本《近代文学批评史》著名的美国批评家韦勒克认为:“维谢洛夫斯基是俄国比较文学的庇护者和俄国形式主义的一位首倡者”,他“为文学理论所做的重要贡献直至20世纪才引起重视”。俄国20世纪以来,许多不同倾向的文艺学流派,包括马克思主义文艺学派在内,都从他的学术遗产中获得营养和启迪。

维谢洛夫斯基生前只发表了《历史诗学》的部分章节。全书直至1940年才在苏联列宁格勒出了第一版,由日尔蒙斯基编注并作序。由于该书包括了大量作者生前未发表的讲稿、笔记、提纲、学术考察报告等,篇幅浩繁,内容艰深,不适于一般读者阅读,此后一直未能再版。苏联高等教育出版社于1989年推出了《历史诗学》的新版,作为向高校学生推荐的“文学学术名著丛书”之一。该书依据1940年的初版,删繁就简,以作者生前发表过的历史诗学章节为主,作为附录收入了部分手稿,并附有比较详尽的注释。我们就是根据这一新版本,将维谢洛夫斯基这一经典学术著作译介给我国读者的。作者简介维谢洛夫斯基(1838~1906),俄国文学史家。父亲是军事教育家、将功折罪军。1858年毕业于莫斯科大学,多次赴西欧各国研究文学。1872年起任彼得堡大学教授,1880年起为彼得堡科学院院士,并负责俄罗斯语言文学部的工作。他学术视野广阔,谙熟俄罗斯、斯拉夫、拜占廷和西欧自古以来各个时期的文学以及各民族民间创作和民族志。写有关于艺术起源、文艺理论和东西方文学交流史方面的著作20多部,创立神话起源的理论。关于民间文学的研究著作有《意大利的民间政治诗》(1866)、《伊凡雷帝的故事》(1876)、《情节研究》(1897~1906)和《历史诗学中的三章》(1899)。他注意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各民族的创作,对文学和民间创作的类似现象进行广泛的类型比较。他是俄国的文学比较研究的创始者。他关于文化发展的阶段的概念,实际上只是实证主义的社会历史观。他在某些著作中夸大文学影响的作用。他对薄伽丘、但丁、彼特拉克的研究在意大利得到高度评价。关于普希金、茹科夫斯基的论著则以渊博、分析细致、深入探索时代精神和创作心理而著称。他还创立了具有独创性的艺术起源的学说,并阐述了艺术在氏族社会的发展。目录译者前言

文学史作为一门学科的方法与任务

历史诗学导论(问题与答案)

修饰语史

作为时间因素的叙事重叠

心理对比法及其在诗歌文体中的反映形式

历史诗学三章

单行本序言

第一章远古时代的诗歌的混合性与诗歌种类分化的

第二章从歌手到诗人。诗歌概念的分化。

第三章诗歌的语言与散文的语言

附录:历史诗学的任务

情节诗学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