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翼德
张飞,字翼德,三国时期蜀汉的五虎上将。他生得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势若奔马,性如烈火,声如巨雷,手持丈八蛇矛,有万夫不挡之勇,与关羽同称“万人敌”。刘备封张飞为巴西太守,镇守阆中达7年之久卓有政声。公元221年,因镇守荆州的关羽被害,刘备伐吴,张飞率兵万人,自阆中到江州(重庆),临行,其部将张达、范强将张飞刺杀,张飞死后追为“桓侯”,葬于阆中。
阆中人仰慕张飞忠勇,遗惠于民,唐初始在墓前建阕立庙,祠外铸双铁狮,桓侯像前铸油鼎,以礼祀之。汉桓侯祠,俗称张飞庙,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唐朝称“张侯庙”,明代叫“雄威庙”。清嘉庆二十年,四川布政司陈芳霖等奏请朝廷批准将“桓侯祠”列入春秋词典。桓侯祠在中国历史文化名城阆中西街,临江而筑。由山门、敌万楼、左右牌坊、大殿、后殿、东西厢房、游廊和墓组成,占地5000多平方米,规模恢宏,建造精美,为中国一大旅游胜迹。
上面的关于张飞长相的描写大多取自三国演义这部小说,正史中并没有类似的记载。不过正史中的张飞很可能是一员儒将,其在击败魏将张郃后所书的《张飞立马鸣》可以显示出张飞不但是个受过教育的将领,而且写得一手好字,根据张飞自己的两个女儿都嫁给后主的事实,可以推测张飞的相貌应该不像小说中描述的那么凶悍,至少应该是个相貌堂堂的男子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