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帝庙
1
又名玉虚宫,位于长洲北部。庙内有一座古钟,钟上刻“乾隆四十九年”(公元1784年)。游人只要沿码头向北直行至尽头,便见到北帝庙。它是岛上历史最悠久的庙宇,也是长洲的宗教文化中心,庙内保存了不少文物,包括一块清朝的金木雕和一把铸於宋代的大铁剑。庙前的石狮子,共有四座之多,且都作回头相玩的形态。庙的瓦面和檐角也有很多狮子,成为全港庙宇中,狮子最多的一间。长洲太平清醮包山节会景巡游就是在玉虚宫前广场上举行的。
2
邕宁区文物保护单位,清代。位于邕宁区蒲庙镇孟莲村那莲街北端的孟莲小学。现为邕宁区文物管理所管理,隶属邕宁区文体局。该庙座西向东,前门与古戏台相对,距离约25米,南北两侧紧靠民房,是砖木结构的硬山顶,始建年代不详。据碑文记载:“清嘉庆廿二年(公元1818年)秋曾由本地乡民捐资重建。”原有三进,现存前门,后二进均拆毁,并建平房做教室,前门是横式‘Ⅰ’字形,门前左右各有一条棱形的石檐柱;其上各有石横梁一根,横梁正中各立石狮背负雕花图案,与檩相接,门前上方的各种横梁及村檐板有多组人物,花、草、马等浮雕图案。大门高3.4米,宽2.4米,门框用长石条构成;其左右阴刻对联,对联上方各有阳刻一只蝙蝠,门楣刻‘北帝庙’三字。进门距离2米处,是高5米,宽2.8米的木屏风,其上半部是缕空的几何图案,正脊垂脊饰博古,屋瓦面盖小青瓦,灰瓦筒,绿琉璃滴水,墙柱头饰砖雕,墙壁内外均绘有禽兽、山水、花草等图案和诗文。从该庙建筑风格看,它是邕宁区建筑工艺水平较高的清代建筑之一,这对研究本地建筑艺术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