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线坪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2-05-22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位于衡阳市雁峰区。据资料记载,还在明代以前,打线坪这个名字就已经存在了。城市也是慢慢长大的,那时的衡阳远没有现在这么大。那时的打线坪只是衡阳城城墙边的一块大草坪。

由于衡阳靠湘江,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于是有人便靠湘江捕鱼为生。捕鱼要用渔网,织渔网要用长长的 苎麻线。过去,人们的生产生活离不开一种棉织的夏布,例如做蚊帐就需夏布。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衡阳农村还有人在织做。织网织布都需先纺纱织线,线愈长愈好,可以少接头。然而,原始的纺线法,纺线有多长就要有多长的地段来摆线,于是纺线者多汇集于打线坪这一空阔的大坪。原先城南区环城北路有家纱带厂,有时可见工人就在街道边上拉开架势,立几根支架,扯上一二十米的纱,将两支或多支单纱合纺成一根粗线。

衡阳方言称“纺”为“打”,因此集中纺线之地被叫做打线坪。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