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鳌巷
位于衡阳市雁峰区中山南路东面。
金鳌巷的来历自然与金鳌相关。
中国古代神话中,大地是方的,漂浮在海洋上,大地的四极则由海里的金色巨龟——金鳌顶负着,可见鳌是力大无穷的,成为人们崇拜的神异动物。隋唐时,在科举考试中考中状元的人,受皇帝接见时,要单独站在大殿前石阶正中的石板上,这块石板上刻有一只鳌,状元恰好站在鳌头的位置。后来就把占据第一位称为“独占鳌头”。金鳌也就成为吉利的象征。 金鳌巷就是因为当年此地有一座形似金鳌的山头而命名。
朱元璋建立明朝后,为了保持家天下的长久统治,将诸皇子分封到各地为王,这就是史载的“封藩”。明成化23年(公元1487年),朱祐枟封雍王,弘治12年就藩衡州府。雍王于衡州即位后,看中了金鳌山的风水。在此辟山移土建造雍王府,形成了一条繁华街巷。
荣华富贵终有尽时。1507年,雍王死去。1643年,张献忠农民起义军攻占衡阳,一把冲天大火烧掉了雍王府,宫室灰飞烟灭,只留下金鳌巷的地名。
文化大革命中,金鳌巷被改称中山南路六巷,1981年地名普查时恢复原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