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藏爻
伏藏爻伏藏爻,就是遇到劫难藏匿的变化。
伏藏是一种宗教活动,多发生在苯教和藏传佛教。教徒在他们信仰的宗教受到劫难时,会将宗教经典和圣物藏匿起来,供日后重新挖掘。藏匿就叫伏藏,挖掘就叫掘藏。
“伏藏”,藏文是“爹玛”。“爹”,有“宝贵”和“值得保全”之意,是指一件很珍贵的东西被埋藏,最终再被发掘出来。
爻 拼音:yáo
爻,交也。象易六爻,头交也。——《说文》。按,乂,古文五,二五天地之数。会意。凡从爻之字,皆错杂意。
道有变动,故曰爻。——《易·系辞下》
又如:爻分(交错分开);爻错(交叉错杂)
《易经》八卦的两个符号,一个是“—”,另一个是“--”。在《易经》中并没有“阴阳”二字,数百年后的《易传》才把“—”叫阳爻,把“--”叫阴爻。八卦是以阴阳符号反映客观现象。二爻的本义是什么,有多种看法。 有人认为,“爻”,皎也。一指日光,二指月光,三指交会(日月交会投射)。“爻”代表着阴阳气化,由于“爻”之动而有卦之变,故“爻”是气化的始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