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阴表皮样囊肿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2-05-23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概述:外阴表皮样囊肿生长部位多见于大阴唇及会阴部,发生于外阴皮肤或黏膜表皮下深部组织内。囊肿为单发性,也可以是多发性。但常被误诊为皮脂腺囊肿,实际上外阴的皮脂腺囊肿很少见,而多数是表皮囊肿,其内容为角质蛋白。

(一)发病原因表皮囊肿的发生有以下几种可能:

1.来自向表皮分化的外胚叶残留组织。

2.毛囊皮脂腺导管的阻塞。

3.手术外伤引起,致小片表皮种植到真皮组织内,这种情况多见于曾有手术之处,如会阴切开缝合处,会阴修补处。

(二)发病机制表皮囊肿是由表皮组成,其囊壁包括表皮的棘细胞层、粒细胞层及角质细胞。囊壁的外层也可见到上皮钉脚。囊内常见浅表层角化细胞聚集,切开囊壁,呈灰白色豆渣样物,其中充满角质蛋白,排列成层。如果为时较久,囊内压力较大则鳞形上皮被压为极薄一层扁平上皮。有时在囊壁临近组织中见到有异物巨细胞反应,是由于角化破出所引起。

外阴表皮样囊肿容易与哪些疾病混淆?1.外阴大阴唇疝 本病与腹股沟环相连,为可复性肿块,腹压增大时肿块可出现,经挤压肿块可消失为本病特点。

2.外阴中肾管囊肿 该囊肿多位于处女膜、前庭的侧前部位处,一般较小,很少发生感染,多无症状。病理检查可以确诊。

3.外阴皮脂腺囊肿 易发生于大阴唇,由于皮脂腺管阻塞引起。囊肿与表皮粘连,质硬,无明显囊性感,可挤出皮脂。

4.外阴皮样囊肿 位于会阴部位的表皮内或皮下,质地较软。囊内含有皮脂或毛发、软骨、支气管组织等。

5.外阴汗腺管囊肿 由于表皮毛囊角质栓塞而阻塞大汗腺管孔引起潴留囊肿。一般无症状,生长缓慢,无需处理。

6.外阴黏液囊肿 位于阴道前庭部或小阴唇内侧,由于阴道前庭小黏液腺导管阻塞引起。囊内壁为高柱状或立方形腺上皮细胞。

7.尿道旁腺囊肿 多位于阴道前庭部尿道口周围,体积小。镜下见囊肿壁覆盖上皮常为移形上皮,壁内可见残余尿道旁腺腺体。

8.外阴圆韧带腹膜鞘状突囊肿 位于外阴前侧、大阴唇内面。囊肿来源于腹膜,囊内含清晰腹膜液体。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