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代屋
起源在德国,老人在社会中所占比例在持续增长。2005年,德国65岁及以上的老人是1590万人,到2050年将达多代屋
到2290万至2359万人。
“多代屋”项目于2006年11月由家庭事务部部长尤尔苏拉·范德勒茵建立,其目的在于打破家庭界限,让年轻人和老年人欢聚一堂,给不同代的人们以见面和融合的机会。
在设立之初,“多代屋”只是被看作多代同堂家庭的翻版,现在它的初衷越来越彰显出来。
构局在演唱室,孩子们登台表演时,陌生的爷爷奶奶是他们的最佳观众;图书室内,孩子们可围绕在老人膝头,听他们讲故事。老人帮邻居看护孩子,而天真烂漫的孩子给老人送去了欢乐。当然,还有固定职员和志愿义工则提供儿童看护和老人陪护服务。
作用“多代屋”项目可以发挥老人的潜力。比如,他们日常生活方面的技巧、带孩子的经验等,都可以传授给现在的年轻人。通过“多代屋”,老人重新和社会有了接触的机会,他们的能力也得到了发挥。
有不少于78%的经常光顾“多代屋”的儿童会经常和老人接触,他们中有超过一半的人经常和老人对话;有1/2的儿童会为老人读书;孩子们还会教老人浏览互联网、唱歌、演戏,和老人一起画画和做园艺,而很多老人把“多代屋”里的孩子当作了自己的孙子、孙女,建立了祖孙一样的情感联系。
发展德国
设置在斯图加特的“多代屋”,由政府提供经费资助,但是日常管理由社区负责。“多代屋”在当地是福利机构,没有盈利的项目,提供的每项服务都是无偿的。作为普通居民,如果希望在自己生活的社区里建立这样的场所,可以向当地政府或社区申请,只要社区实际需要就可建立。如果老人或儿童在这里出意外,可到医疗室处理,情况严重可到医院。
有三个专业组织为其保驾护航,一个服务公司,职责是组织服务人员;一个公关机构,负责媒体宣传;一个研究机构,每半年发放一次研究报告。这样,“多代屋”也成了义务服务和专业机构合作的典范。
至今,德国已经建立了500个“多代屋”,这个项目还提供了大量做义工的机会。
现在“多代屋”共有1.6万名服务人员,其中约2/3为义务服务。在4年时间里,“多代屋”项目已得到了超过1万人的义务服务。
上海
位于江浦路上的恒联新天地小区是一个高品质的新建小区,有500多户居民,1700人。“多代屋”位于一幢住宅楼的底楼,共有300多平方米。街道办事处投入100多万进行了装修,配齐了所需的家具、家电和各种设施。
一进门,映入眼帘的是“因爱而聚”四个大字。“多代屋”共分为七个区域,其功能分别如下:
1.低碳生活体验区(厨房) 居民可在这里了解节水、节电小窍门;一面墙变成了“黑板”,还可以开展健康、养生、育儿等小型知识讲座。
2.知识海洋畅游区(书房) 两排书架上摆着各类图书,旁边的电脑连着宽带,居民们可在此开展“好书换一换”读书交流活动。
3.美味佳肴分享区(餐厅) 一张洒满阳光的餐桌,邻居们可以围坐一起,泡一壶茶,带着自己做的点心、拿手菜一起分享,交流烹饪经验。
4.至爱亲朋欢聚区(客厅) 坐在舒适的沙发上,可以看电视、影碟,还有时尚的Wii游戏机,年轻人可以在玩运动游戏。
5.夕阳无限悠闲区(老人房) 古色古香,墙上挂着文房四宝,老人可以在这里泼墨挥毫,展示才艺。
6.快乐伙伴成长区(儿童房) “多代屋”内最大的亮点,一个20多平方米的场地,墙上挂着可爱的卡通画,地上铺满了地垫,摆着各种玩具,宝宝们可在这里随意躺卧、翻滚,学爬、学走,玩个畅快。
7.美满家庭呵护区(卧室) 一个比较私密的小房间,计划生育宣教、咨询可在此进行。
“多代屋”的人性化细节还很多,“卧室”内有一张小床,家长可以在此给宝宝换尿布;卫生间内有一大一小两个坐便器,小的适合宝宝用。这里平时有居委干部和志愿者管理,每天开放时间分三段:上午9:00-11:00,下午1:30-4:00,晚上7:15-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