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铝
血铝(Al)介绍:
铝是体内的微量元素,正常时摄入人体的铝主要由肾脏排出。肾衰病人易发生铝中毒,肾衰时铝的主要来源是血液透析时的透析液,铝可跨膜转移到血中使血铝升高。测定血铝含量,对评估肾功能衰竭,有重要作用。
1989年世界卫生组织把铝列为食品污染源之一,成人每日摄入量应控制在4毫克以下。摄入过多的铝对大脑、骨骼、肝、脾、肾等都不利。其危害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人体内铝元素过量会造成体内钙质大量流失,形成骨质疏松;二、人体内铝元素过量会对脑部神经造成巨大伤害,造成记忆力、智力下降;三、铝元素过量就会对消化道吸收磷发生抑制作用,还会抑制胃蛋白酶的活性,妨碍人体的消化吸收功能。因此,摄入过量的铝还会使人食欲不振和消化不良,影响肠道对磷、锶、铁、钙等元素的吸收。因此,世界卫生组织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发布了铝元素含量的健康最高值标准:
血铝(Al)正常值: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1-3周岁
3-6周岁
6-12周岁
12-18周岁
18岁以上
头发
3.5ug/g
4ug/g
5.3ug/g
6.2ug/g
7ug/g
血浆
0.10umol/L
0.11umol/L
0.16umol/L
0.19umol/L
0.22umol/L
血清
0.7umol/L
0.8umol/L
0.11umol/L
0.13umol/L
0.15umol/L
血铝(Al)临床意义:
增高:主要见于骨质疏松、脑神经损伤、消化吸收功能衰退、肾功能衰竭、铝中毒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