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月诗魂--中国诗僧纵横谈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2-05-27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基本信息‍ 作者: 覃召文

出版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出版年: 1995-08-01

页数: 240

定价: 11.8

装帧: 平装

丛书: 中华文库

ISBN: 9787108007193

作者简介覃召文,男,湖北松滋人,1948年12月生于武昌,1976年毕业于华南师大中文系,现为文艺理论副教授。著存《中国诗歌美学概论》一书。 发表了《试论道家思想对诗学的影响》等十余篇论文。治学兴趣广泛,而于中国诗学心有独好。

目录编辑说明

作者序

引言

第一章 诗歌与禅偈

长行与偈颂

佛陀之歌/西方赞呗/作偈传灯

偈颂的诗化

名相替代/质体转换/以诗为佛事/舍筏

登岸

以诗语禅

诗禅共命/无差别境界/神韵要妙与基督

英华

诗歌与禅偈的关系

片面的深刻/文字之结/自然中介/心之所

同者理也/偈颂之气

第二章 诗僧之崛起

诗僧之滥觞一一从康僧渊、支遁到慧

变梵入华/山水名答/买山风范/庐山净

行/诗僧俊彦

化俗诗僧――从王梵志到寒山、

拾得

诗结俗缘/求志梵天/贫子之狂

清雅诗僧――从皎然到贯休、齐己

诗僧之自觉/清风逸韵/《诗式》安禅/奇

趣雅骨

第三章 诗僧 的成 因

诗僧的作诗之由

禅机诗学总一参悟/诗坛仙梦/堪忍世

界/紫衣供奉

诗僧的历史成因

应劫而生的诗群/入匣为安/佛之梦魇/

禅之灵光/山水精神

诗僧形成的地域性

禅林熏风/南国地灵

第四章 诗僧与自然

走向自然

于云水而得自在/幽栖与乐行/自然英旨

九僧与三隐

迥水栖烟/清晓游尘

林下之趣――逸品与高品

林荫通幽/野逸高蹈之趣/超越感知

情趣主义与泛神主义

心灵的休歇/有我之境/无我之境

月轮三昧

如来智慧/水月禅寂/月轮兴象

第五章 诗僧与世俗

请进来与走出去

难解的俗缘/隐居求志/践迹侯门

诗僧与王侯公卿

风月助兴/真龙之恩威/参不透的《好了

歌》

诗僧与文人墨客

禅中侣与诗中友/僧俗之网与诗禅文化

神交、趣交、词交

尘外之狎/真东山胜游也

逃禅与还俗

逋客春秋/持戒之惆怅/返初的心迹

第六章 诗僧的生命意志

智慧的痛苦

道性与诗情/忧生之嗟

仲殊与慧洪的意义

不风流处亦风流/清歌柔词/京华春梦/

自性之矫正

诗僧的食色之性

酒神精神/飞花与泥絮/色中悟空

在生死面前

法身无生死/大归的礼赞/生命的哀歌

第七章 诗僧的伦常意识

忠孝与法身

君亲之义/孝僧的本色

爱民之怀与普救之心

忧民之忧/惟歌生民病/心灵慈航

残山剩水中的正气歌――爱国诗僧

叙略一

净土与王土/忧国与刺世

“剩诗”之义――爱国诗僧叙略二

佛之忧伤/血光泪影/极目苍茫悲慨远

敬安与曼殊――爱国诗僧叙略三

冲破死寂的惊雷/大海波涛动远思/孤愤

与酸情

结语――走出空灵

主要参考文献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