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恒
上海市特级教师人物简介席恒是上海市闸北区第三中心小学教导主任、音乐教师,闸北区拔尖人才,闸北区音乐学科名师,上海市园丁奖获得者,上海市特级教师。[1]个人成绩早在1992年,席恒参加“为了闸北的明天”青年教师教学评比中获得一等奖;93年参加上海市首届器乐教学展示获优秀奖;95年被授于“新长征突击手”光荣称号;97年参加上海市中小学中青年教师音美学科教学评比荣获一等奖(第一名);98年参加全国第二届音美学科教学评比再次荣获一等奖(第一名);《小学高年级音乐教学中个体创造与群体合作相结合的模式研究》科研课题被立为市级课题,《运用多种手段实施愉快型音乐课堂教学》等论文、课堂实录、优秀教案刊登在各类教育刊物或获得市、区级科研论文等奖项,以及在上海教育电视台播出;《草原》——旋律变化创作一课片断由国家教育部艺教司专门编辑成专题节目选送中国教育电视台作为国庆五十周年献礼向全国展播。2000年1月,他光荣地被闸北区教育局授予“音乐学科名师”称号。
2000年1月论文《以综合练习为手段培养学生的音乐综合能力》荣获上海市音乐教育论文评选一等奖;2000年4月科研课题《小学高年级音乐教学中个体创造与群体合作相结合的模式研究》荣获上海市青年教师教育科研成果鉴定二等奖; 2001年12月论文《论音乐课堂中尝试获得成功的因素》在上海教学研究杂志上发表; 2000年10月指导的课本剧《新编乌鸦与狐狸》获上海市学生戏剧节课本剧专场比赛“表演一等奖”;2002年7月校合唱队获得上海市“布谷鸟”音乐节合唱比赛一等奖第一名,完成了上海市二期课改音乐学科三年级第一学期新教材编写工作;2002年8 月承担了部分上海市音乐教师新教材培训工作,做了新教材和教参的解读报告;2003年1月论文《小学音乐新教材的几个特点》发表于上海教学研究杂志;2002年2月《小学音乐教学“尝试”——“成功”——“创新”教学模式的研究》获得上海市科研成果鉴定二等奖;2003年5月再次荣获“闸北区第四届优秀青年人才”称号。[1]教学模式席恒老师至1989年踏上教育岗位从事小学音乐教学已有二十个年头。他把自已的主要精力全部投入到音乐教学之中,刻苦操练教学基本功,潜心研究教学方法,积极探索课堂教学改革。初步形成了自已的教学风格和特色。他重视学生思想品德和审美情感教育,寓德于教、寓情于教、寓乐于教。音乐教育是美的教育,它能陶冶人的情操,熏陶人的审美情感,提高人的素质。他注重运用音乐艺术形象的感染作用,培养学生审美能力,使学生建立爱党爱祖国的情感,对学生进行集体主义和共产主义理想教育。在平时的教学中他不仅重视“运用多变的教学方法”、“营造轻松的教学氛围”、“创设审美的教学情景”的实践探索,还借鉴并探索“奥尔夫教学法”。席老师在教学中大胆地尝试让学生用自已创作的词句,加上节奏变化,配上优美的旋律,合上乐器进行演奏,在美妙的乐声中,学生享受到自已创作的成果和乐趣,极大地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激发起学习的愿望和热情。从大量的实践中,他总结出独具特色的“个体创造与群体合作相结合”的音乐教学新模式。这一教学模式无论从音乐学科的育人功能,还是培养创新精神、倡导伙伴间的合作意识,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1]
西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席 恒[2],男,1962年5 月生。西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前任院长、教授,行政管理专业、社会保障专业硕士生导师,公共经济学博士生导师。学习经历1985年7月毕业于西北大学,获哲学学士学位。
1985年9月至1986年7月在上海华东师范大学进修。
1994年至1995年在北京大学进修。
2000年至2003年在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攻读经济学博士学位,2003年6月获经济学博士学位。
2004年3月起在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从事公共管理博士后研究工作。工作经历1985年至1998年在西北大学管理科学与哲学系任教;
1999年至2003年在西北大学中德企业管理研究所从事科研工作;同时任公共管理学院社会保障学系系主任;
2004年9月至2005年3月任西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主持工作)副院长;
2005年3月至今,任西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社会兼职陕西省社会保障监督委员会专家成员;
中国社会保险学会常务理事,学术委员会委员;
中国社会保障论坛专家;
2006-2010年教育部高等学校公共管理类学科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研究课题主持承担的科研课题有:
1,关中小城镇发展战略研究(陕西省教委,1987)
2,乡镇企业与城乡一体化(陕西省乡镇企业局、陕西省社会科学院,1990)
3,秦巴山区的弱智与贫困问题研究(美国福特基金会,1997)
4,秦巴山区区域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与对策研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998)
5,陕西省区域自主创新能力建设研究(陕西省科技厅软科学项目,2005)
合作承担的科研课题有:
1,秦巴山区弱智人综合防治研究(国家科委“九五”科技攻关项目,1997年)
2,陕南弱智人综合防治(陕西省“九五”重大项目,1995年)
3,生态伦理与可持续发展(国家教委人文社会科学规划项目,1996年)
4,西安市养老保险准市场化研究(西安市科委软科学课题,1999)
5,西部开发中的政府职能与中小企业发展研究(德国阿登纳基金会项目,1999)
6,西安市新型社区体系建设研究(西安市科委软科学课题,2000)
7,公共事业管理课程体系建设研究(西北大学,2001)
8,西部民营企业与西部经济发展(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地项目,2001)
9,西部地区科技资源转化为经济资源机制研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2004)
10,西安市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研究(西安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005)科研论文(依时间先后排列)
1,依靠科学、因地制宜、脱贫致富——陕西礼泉发展苹果生产的调查,西北大学学报1987年第三期
2,振兴关中在于城乡一体化,西北大学学报1988年第四期
3,青年社会交往的趋势与特点,社会学与社会调查(北京)1988年第四期
4,试论社会学研究的方法论层次,西北大学学报1991年第六期
5,乡镇企业与城乡一体化,《陕西省乡镇企业发展战略理论研究》(论文集)
陕西人民出版社1992年7 月
6,中国经济之路:社会经济学,西部高新科技1992年第四期
7,市场调查:企业走向市场之桥,行为科学1994年第四期
8,企业发展离不开市场调查,西安日报1995年4月4日
9,现代企业制度的社会学思考,西安日报1996年3月20日
10,人类困境与生态革命,中州论坛1996年第三期
11,问题经理:现代企业的保健医生,西部高新科技1996年第四期
12,市场调查:企业竞争之剑,西部高新科技1996年第四期
13,市场调查:探索消费心理的奥秘,西部高新科技1996年第六期
14,试论人的本质的要素与特征,郑州大学学报1997年第一期
15,弱智与贫困:我国中西部地区可持续发展的两大障碍,
西北大学学报1997年第二期
16,农民需要什么样的科普影视作品,科技兴省1998年第二期
17,弱智儿童教程在秦巴山区的应用研究,西大学报,98/2
18,秦巴山区食粮和水中微量元素分析,西大学报(自)98/3
19,秦巴山区宁强弱智儿童维生素A营养分析,西大学报(自)98/3
20,心理因素对分析数据的影响,(论文集)中国林业出版社(1998)
21,宁强弱智儿童智力发展影响因素分析,西大学报,98/增
22,秦巴山区弱智儿童特殊教育方式初探,西大学报,98/增
23,宁强7-14岁弱智儿童神经运动特点研究,西大学报(自),98/4
24,西部地区的贫困问题与反贫困战略,西北大学学报1998年第六期
25,陕南柞水初生至42月儿童智能研究,西大学报(自),99/5
26,分散式早教干预效果研究,中国特殊教育,99/4
27,山区儿童精神发育迟滞分析,西大学报(自)99/6
28,秦巴山区宁强早教干预网组织形式初探,西大学报,99/2
29,秦巴山区宁强试验点0-14岁儿童蛋白质营养研究,西大学报(自)99/6
30,柞水县6-14岁儿童精神运动功能特点研究,中国地方病学杂志,99/5
31,知识经济时代我国的人口国策,知识经济与管理,陕西人民出版社,1999,6
32,秦巴山区区域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与对策,西北大学学报2000/1;
33,贫困生活方式对秦巴山区儿童智力发展的影响研究,
西安石油学院学报,2000,1;
34,重要的是创造人尽其才的微观环境,企业周报,2000,3,12
35,社会学视角的企业控制问题,天津社会科学,2000,3
36,人口国策:从控制人口数量到提高人口素质,人口信息(上海)2000,4
37,亚临床克汀病诊断指标研究,中国地方病学杂志,2000/3
38,APOE在碘缺乏地区基因诊断的应用研究,(美)分子精神病学杂志,
2000/3
39,日本“介护保险”对中国养老保险制度的启示,世界经济与政治,2001,9
(该文被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社会保障》2002,1全文收录)
40,孔德其人及其对社会学的理论贡献,西北大学学报,2001,4
41,西部开发与中小企业发展,经济管理,2002,3
42,航空运输企业市场营销方略,经济管理,2002,5
43,公司治理的社会学分析:结构与功能,人文杂志,2002,2
44,论劳动要素、劳动分工与劳动价值论,《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陕西人民出版社2004年
45,关注秦巴山区弱势群体,西部大开发,2002,7
46, 科学范式与科学家的精神气质,西北大学学报,2002,3
47,社区自治、社区互助、社区共享:浅论当代中国新型城市社区的功能定位
西北大学学报,2002,4
48,试论我国养老保险的准市场化运行,西北大学学报,2003,4
49,论高等教育供给机制,西北大学学报,2004,3
50,城市公共事业:理念、责任与供给机制,公共政策评论,2005,1
51,公共产品多元供给机制:一个公共管理的分析视角,人文杂志,2005,2
52,公共管理的方法论基础:从成本收益分析到合作收益分析,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6,4学术著作1,社会学概论,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参编)
2,现代经济法导论,西北大学出版社1994年(参编)
3,公与私:公共事业运行机制研究,商务印书馆2003年(独著)
4,养老保险理论与实践,西北大学出版社2003年(合著)教学工作1, 社会学
2, 社会调查研究理论与方法
3, 国情与国策
4, 市场学
5, 公共事业管理
6, 社会发展理论专题研究(研究生)
7, 社会保障理论专题研究(研究生)
8, 公共经济学专题研究(研究生)
9, 社会保障基金管理(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