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平

图片为北京史研究会秘书长
1. 煤炭工业部原副部长李建平原名阎新波,1918年2月生于辽宁省安东(今丹东)市。1936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6年12月参加革命工作。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在延安抗日军政大学、中央党校学习。抗日战争时期,历任山西省宁武县、静乐县县委书记、晋西北三地委委员兼宣传部部长、晋绥党校班主任等职。解放战争时期,历任松江省二地委书记、呼兰县委书记、松江省委常委兼宣传部部长等职。新中国成立后,历任抚顺市委委员兼抚顺矿务局副局长、东北煤管局局长、煤炭工业部部长助理、辽宁省委委员兼省煤管局局长等职。1959年11月后,历任煤炭工业部副部长、陕西省委常委兼革委会副主任、燃化部副部长、国家地震局局长、轻工业部副部长、地质部副部长。1980年8月任煤炭工业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部长级待遇)。1982年12月离职休养。李建平是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于2004年8月29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7岁。
2.湖北省煤矿机械集团董事长湖北煤矿机械厂始建于1970年,位于湖北省咸宁市长安大道27号,法人代表李建平。企业占地面积550亩,工业建筑面积4.6万平方米。主导产品为煤矿可弯曲刮板输送机、带式输送机和链条产品,其中刮板输送机年生产能力1500台。
湖北煤矿机械厂是中国煤机协会理事会成员,煤矿机械标准委员会成员,中国起重工业协会手拉葫芦专业分会会员,是全国煤炭系统轻型刮板机技术标准的制订企业。拥有生产设备396台套,具备完善的机械加工手段,有较强的产品研发能力和工艺水平,具有国家二级计量检测能力。是有自营进出口权的国有中型企业。
湖北煤矿机械厂原隶属于煤炭部中国煤矿工程机械装备集团公司,是生产煤矿用薄煤层轻型刮板输送机的专业厂家。七十年代初,成功地设计制造了我国首台薄煤层工作面用轻型刮板输送机,相继又设计开发了SGD和SGB两大系列1 5种型号的轻型刮板输送机,产品遍及全国各煤矿,其技术广泛地被中小型刮板输送机制造厂家引用.多年来产品先后荣获国家银质奖,省优,部优证书及省、部级科技成果奖;其中
1、SGD320/17B型研制获湖北省科技成果二等奖,产品获国家质量银质奖;
2、SGD420/22型研制获煤炭工业部科技进步三等奖,产品分别获煤炭工业部 和湖北省优质产品称号及国家新产品金龙奖;
3、SGB630/60型研制获煤炭工业部优秀新产品奖;
4、中部槽 等离子喷焊工艺获煤炭 工业部科技进步一等奖;
5、Φ14x50高强度 矿用圆环链获国家质量银质奖; 其制造成组工艺获湖北省科技成果二等奖。
15种主要产品及圆环链,连接环,蛙形链接头,减速器等10种主要零部件,均获国家安全标志办公室颁发的安全标志准用证,获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颁发的生产许可证。
多年来,我们用心经营,以独特的技术和创新精神,致力于向用户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产品行销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并出口东南亚,欧洲等国家,打造出国内同行业极具竞争力的企业。企业产品具备技术、质量、品牌优势。在以厂长李建平同志为首的领导班子带领下,企业年销售收入、利税连续四年以70%的幅度持续增长。
湖北煤矿机械厂坚持“团结、奋进、求实、图强”的企业精神,恪守“依质量生存,谋科技发展,固诚信根本,唯用户至上”的经营理念,愿与国内外朋友广泛合作,共谋发展。

3.福建师范大学原校长福建师范大学原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福建省优秀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
1946年11月出生于福建莆田市,祖籍浙江省温州市。1981年研究生毕业,1988—1989年在联邦德国波恩大学进行学术访问,现任福建省高校重点建设学科“政治经济学”的学术带头人、一级学科博士点理论经济学的学术带头人和二级学科博士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学术带头人、全国博士后管委会经济学科专家评审组成员、中国《资本论》研究会副会长、中国经济发展研究会常务理事、全国历史唯物主义研究会常务理事、福建省社科联副主席、福建省人民政府顾问、福建省哲学学会会长、福建省历史唯物主义研究会会长、福建省经济学会、《资本论》研究会副会长、福建省“十一五”规划专家咨询组成员等。
李建平教授长期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资本论》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研究。主持20多项国家和省部委级重大科研项目,已出版《<资本论>辩证法探索》、《资本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应用和发展》、《政治经济学》等学术著作、教材10余部(含合作),发表学术论文100多篇。《十五大报告对邓小平经济理论的运用和发展》获全国第七届“五个一工程”优秀理论文章奖(排名第二),先后三次获得福建省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2000年、2003年、2005年)和两次二等奖(1994年、2000年)、福建省社科“六五”规划重点项目优秀专著奖、全国报纸理论宣传优秀理论文章一等奖、省首届邓小平理论基地研究成果一等奖,校教学成果特等奖、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998年12月作为福建省唯一特邀代表参加党中央在北京召开的“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20周年研讨会”,在人民大会堂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近二十年来,他指导的研究生中,已有43人获得硕士学位、16人获得博士学位,并合作指导经济学博士后多人。
李建平教授获得曾宪梓教育基金二等奖,福建省“师德之星”、福建省优秀教师、福建省劳模、全国师德先进个人。2001年当选为省七届党代会代表。1993年经国务院批准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999年经人事部批准为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
4.天津市财政局高级经济师1925年8月生,河北任丘人,大专文化,天津市财政局副处级调研员,高级经济师。多年来,在预算管理工作中,尽职尽责,深入调研,不断改进工作,加强对预决算的编审和预算执行增况的分析,较好地完成了任务。特别是对预算外专项资金按照不同性质和问题,制定控制办法和管理措施,使部分专项资金纳入专户存储,进一步加强了对预算外资金的管理。在财税管理工作方面,不断检查财务成本,进行对比分析,找出管理中的漏洞,提出改进意见,并在全处进行了经验介绍,对全面降低企业成本,提高管理水平起到了推动作用、1983年1月,全国开征能源交通建设基金,结合具体情况,建立了切实可行的办法规定。解决征管中的实际问题。为便于征管,将有关政策、规定、解释、方法等,汇编了工作手册3本,使税管人员既熟悉系统业务知识,又提高了征管工作水平。参与建立天津市劳动保险基金的保值、增值的管理办法,在财政部于大连召开的全国社会保险“国际研讨会”上,介绍天津市的劳动保险基金的管理办法和情况,得到了会议的肯定。
5.天津塘沽第二中学教师(画家)(1955.9—)河北丰润人。擅长版画。1988年在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学习,后在化工部《化学管理》杂志社工作;现在天津塘沽第二中学任教。作品《海味组画》入选第六届全国美展,《硬体世界》入选第九届全国美展,《生命组画之二》入选全国第十二届版画作品展,《喀什记行系列组画》入选第十四届全国版画作品展。
6.北京史研究会秘书长1954年10月出生,北京史研究会秘书长,研究员,兼任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副主任,主要从事北京历史文化研究。发表学术文章《北京街巷与历史风云》、《北京城市景观与古都文脉》、《帝都文化——北京旧城中轴线》、《北京的城墙与城门》等二十余篇;编撰《北京传统文化便览》、《北京百科词典社会科学卷》、《北京经济史资料》等著作。
7.当代女画家笔名静怡(女),1976年毕业于湖南省黔阳师范学校,在校期间接受美术专业培训,得到易图镜老先生的指点。长期以来练习中国画,擅画牡丹和山水,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在各种书画比赛中获奖,2004年参加第二届全国后勤系统书法、国画、篆刻、摄影作品展中,荣获国画作品三等奖,作品在中国军事博物馆展出.现为张家界市美术家协会会员,
8. 北京高能辐射防护技术公司总经理男,1936年生,1960年毕业于前苏联列宁格勒大学物理系原子核物理专业,现任北京高能辐射防护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研究员,享受政府特殊津贴。先后在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北京高能物理研究所工作,历任助教、讲师、室主任,并两次到日本进修和进行合作研究。参与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的辐射防护与剂量监测项目设计工作,从事低水平中子辐射剂量测量方法研究、脉冲中子和γ辐射测量方法研究、能量大于20MeV的中子剂量测量方法研究。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中科院科技进步一等奖及三等奖等多个奖项。科研成果在国内三台大型加速器上的应用,产生显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在国内外多家学术期刊发表论文多篇
9.察右后旗旗委书记男,汉族,1956年8月出生,山西大同人,1985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75年12月参加工作,毕业于中央党校函授学院法律专业,大学学历。
现任乌兰察布市市委常委、察右后旗旗委书记。
1975.12—1991.11 集宁市商业系统工作;
1991.11—1992.12 集宁市商业局副局长;
1992.12—1995.12 集宁商业集团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
1995.12—1997.10 乌盟物资局副局长;
1997.10—1998.10 乌盟物资局局长、党组书记;
1998.10—1999.04 乌盟经济协作委员会主任;
1999.04—2000.06 乌盟外经委主任;
2000.06—2002.06 察右后旗旗委副书记、政府旗长;
2002.06— 察右后旗旗委书记。
10.首钢重型机器分公司职工男,群众,大专文化,首钢重型机器分公司机械设备制造厂数控操作工。曾荣获“北京市机械局先进个人”、“北京市经济技术创新标兵”、“最佳操作者”、“首钢劳动模范”等称号。
李建平1975年参加工作后一直从事大型镗铣床操作,
由于工作出色,1990年,他成为该厂数控龙门铣床的第一批数控操作工。他操作的设备是一台九十年代初从德国引进的3X8米数控镗铣床,可加工3米宽,8米长,4米高范围内工件上的所有孔,面,槽等,加工精度和效率高,加工范围广。李建平通过在工作中的学习和努力掌握了先进的绘图软件AUTOCAD的使用方法。总结出了一套编程工作的快速准确的方法在工作中发挥了很大作用。
2005年该厂接到本钢连铸机的生产任务。这个工程的关键件都是在数控机床上生产的,李建平在编程工作中精益求精,所有程序都准确无误。特别是在加工扇形段拉出导向导轨时,由于时间紧,每天必须加工出一件才能按时完成任务,他就白天生产晚上编程。这13件导轨形状复杂,有定位圆弧面,有定位销孔,有高低错落的配合面,有不同角度的轨道面,编程和加工相当麻烦,经过分析他发现13件中有12件是左右对称的,于是就运用图形的镜像画法,很快画出了所需的图形,编出了所需的主程序和镶嵌子程序,节约了编程时间。在加工中,一次装卡一对工件,采用成组加工,减少了换刀和辅助时间,提前完成了加工任务,所有导轨在安装调试后,全部一次达到设计标准,受到用户和国外监制人员的赞誉。
他为太重加工的轧机轴承座,形状复杂,重20多吨,是大型板材轧机的关键零件,其加工难度在冶金设备中是最大的,精度要求非常高,加工周期也很长,十几道工序,光粗加工就用了400多小时,到数控精加工时加工周期所剩不多了。在这种情况下,李建平就加班加点,实干加巧干,千方百计提高工件的精度和加工效率。尤其在加工两个G 4扣孔时,没有现成的铣扣工具,如果买一套需用8000多元。李建平就开动脑筋想办法,用白钢刀照着样板磨好刀,用普通镗床的刀杆装好刀,用刀具保证牙型,用调刀仪保证扣孔直径,用程序保证导程,用试切件检查所加工扣孔的精度,然后先在试件上干一刀检查无误后,再在工件上干一刀,只用了三个小时就加工出两个4G扣孔,经检验完全合格,既节约了经费,又为以后类似扣孔的加工积累了经验。李建平同志2005年1至12月共完成7200多小时的加工任务及所需的全部程序,所加工的工件全部合格,所编的程序无一错误。
11. 电子科技大学教授1986年获重庆大学应用数学理学学士,1989年获西安交通大学软件工程、计算数学双硕士学位,1998年获重庆大学计算机科学理论工学博士学位,1999年至2001年到香港浸会大学做博士后研究,2002年至2003年到法国普罗旺斯大学做访问学者,2005年至2006年到加拿大圭尔夫大学、多伦多大学做访问学者.
教学情况
现为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示范性软件学院副院长,国际小波分析应用研究中心主任,国际学术进展International Progress on Wavelet Active Media Technology and Information Processing主编,国际学术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Wavelet Multiresolution and Information Processing副主编,兼任国家科学技术奖励评审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审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技术顾问等十几个学术、社会职务,是2004年国际计算机学术大会、第三届国际小波分析及其应用学术大会(ICWAA)、第二届智能体媒介技术国际学术大会(ICAMT)主席,是国际上小波分析与信息处理研究领域十分活跃的知名专家。
科研情况
他在国际上独立提出并系统建立了“小波变换的加速方法”、“矢量积小波变换理论”、“基于小波分析的电子签名系统”等系列理论与方法,该理论比小波分析创始人Mallat提出的著名Mallat算法快一个数量级以上,而且效果和质量远优于Mallat算法,这为小波理论在信号处理、信息分析等许多方面的应用提供了先进的算法,为小波分析的实时处理和产品化提供了理论基础,为小波分析开辟了广阔的应用前景。他在国际上首次提出“基于‘三大特征’(机器特征、文档特征、人体特征)的信息最安全传输的模型与方法”,为当今研究热点的网络与信息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 他先后主持国家863高技术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30项。他在国内外著名学术期刊上发表重要论文150篇,被国际三大检索机构SCI、EI、ISTP等检索收录论文48篇,出版学术专著15部,其中2部被多次修订重印。他主持研制的“小波指纹加密系统”、“分布式网络监控系统”等高技术产品产生了广泛的经济效益和社会影响
获奖情况
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全国优秀科技图书奖二等奖1项,西南西北地区优秀科技图书一、二、三等奖各1项。
12.桂林工学院教授1966年生于江西,教授,分析化学专业硕士生导师,现任我院材料与化学工程系副主任职务。
1984年9月—1991年7月在长春地质学院应用化学系(现吉林大学化学系)学习,分别于1988、1991年获学士学位和工学硕士学位;毕业分配在桂林工学院分析教研室任教,从事分析化学、仪器分析方面的教学和科研工作。2000年9月—2003年6月就读于浙江大学化学系,获化学专业理学博士学位。1994年7月聘为讲师,1999年12月晋升副教授。先后主讲过“仪器分析”、“高等分析化学”、“环境化学与监测”等近十门本科专业基础课及专业课,以及“近代分析化学”、“现代仪器测试”、“电化学分析”等多门研究生课程。曾被评为桂林工学院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大学生科技活动优秀指导教师等。
作为主要成员参加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编号29975024、20275034)、省部级科研项目3项;主持承担校青年基金项目和横向项目4项。主要研究领域为化学及生物传感器、近代电化学分析方法等。研究成果包括① 成功研制了电位型硅酸盐、磷酸盐等化学传感器,以及印刷型硫离子选择性电极和pH电极。制成了多种高灵敏、高选择性的胆固醇安培传感器和用于检测食品及环境中农药、除草剂残留的广谱型生物传感器。② 研究了非电活性无机阴、阳离子、有机物的新型极谱伏安分析新方法,如利用形成具电活性杂多酸的方法对非电活性阴、阳离子进行测定的系列研究。提出了一类新型极谱催化波--配体还原的络合吸附平行催化波,使得痕量铍、铝、钙、稀土离子、亚铁等非电活性离子的极谱伏安分析的灵敏度显著提高。③ 开展极谱伏安分析中增效试剂的研究,着重研究了增效试剂在极谱络合吸附波、催化氢波、阳极溶出伏安法中的增敏机理并使多个元素的伏安(极谱)分析法的灵敏度显著提高。首次提出增效试剂(如表面活性剂)的增敏作用不仅在于改变了电极表面状态,而且影响溶液中离子的存在形态,使溶液中电活性状态离子的浓度显著增大。研究成果较多,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六十多篇,其中被SCI收录20余篇。近年来发表的部分代表性学术论文如下:
Jian-Ping Li et al. A screen-printable sol-gel ceramic carbon composite pH sensor with a receptor zeolite. Anal. Chim. Acta, 2002, 455, 53-60
Jian-Ping Li et al. Polyaniline/prussian blue composite film electrochemical biosensors for cholesterol detection. Chin. J. Chem. 2002, 20, 1038-1043
Jianping Li et al. Response to high acidity and basicity at a platinum electrode by chronopotentiometry. Anal. Chim. Acta, 2003, 478, 337-344
Jianping Li et al. A cholesterol biosensor based on entrapment of cholesterol oxidase in a silicic matrix. Electroanalysis, 2003, 15, 1031-1037
李建平等. 基于拮抗作用检测除草剂的类囊体膜生物传感器研究.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03, 24(3): 404-410
李建平等. 溶胶-凝胶法固定胆固醇氧化酶偶联普鲁士蓝化学修饰电极的研究. 高等学校化 学学报,2003, 24(5): 798-803
李建平等. 铋膜电极电位溶出法测定痕量重金属元素. 分析化学,2002, 30 (10): 1092-1095
李建平等. 聚吡咯固定ChOx/普鲁士蓝安培传感器的研制. 分析化学, 2003, 31 (6): 669-673
13.湘西州教育局副局长男,汉族,1953年2月出生,湖南省长沙市人,大专学历,现任州人民政府主任督学、州教育局党组成员。
1971年10月至1974年8月,在永顺县松柏公社当知识青年。1974年9月在吉首大学英语科学习,任学生党支部书记,1976年9月毕业后分配到湘西州教育局当干事。1983年12月至1986年6月,任州教育局办公室副主任、主任,其间获记功奖励两次。1986年8月任湘西州教委办公室主任。1987年7月任州民族中学党委副书记,获州人民政府记大功奖励。期间,先后在《民族教育研究》等刊物上发表《浅议重点中学教学考核评估》、《浅谈中小学德育评价的效应》、《菁菁的校园》等论文和报告文学。1991年3月调吉首民师工作,任党委副书记。1992年获州人民政府记功奖励。1994年2月至1997年8月,任州民族中学党委书记。1996年获州人民政府三等功奖励,1997年被评为州人民政府重点建设先进工作者。1997年9月调 吉首民师工作,任党委书记。2000年9月任州人民政府主任督学,2003年任州教育局党组成员,2004年任州教育局副局长、党组成员。
14.中科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博导男,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1965年生,1986年毕业于华东地质学院,1988年获法国Blaise Pascal大学地质系硕士学位,1991年在该校获博士学位,1992-1993在德国Bayreuth大学地质研究所进行博士后研究。1996-1997在法国Blaise Pascal大学地质系进行客座研究。1993-1995任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副研究员,1995年晋升研究员。获1995年获第五届中国地质青年科技奖“银锤奖”。主要研究领域为地幔矿物岩石学、深部岩石地球化学及岩浆岩岩石地球化学。已在国内外刊物上发表论文近30篇。
15.西安工业大学教授男,1956年生,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
1985年在西北工业大学获得铸造专业工学硕士学位,1997年在上海交通大学获得博士学位,2003~2004年赴英国曼彻斯大学特作高级访问学者。全国优秀教师,陕西省先进工作者,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兼任陕西省防护与腐蚀学会常务副理事长。主持国家和部级课题4项,横项课题20多项,获国家专利优秀奖1项,兵器工业总公司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陕西省国防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全国发明展览会金奖、发明专利二等奖1项,申请和获得国家发明专利5项,发表论文30多篇,多篇被SCI和EI收录。
16. 首都医科大学 教授男,汉族,北京人,1954年10月1日出生,研究生学历,北京史研究会秘书长,研究员,兼任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副主任、党支部书记
工作简历:
1971年参加工作,曾任北京一四二中、七十五中学美术教师、历史课教师并负责学生思想教育工作;
1973年5月加入共青团;
1979年~1983年就读北京师范大学分校历史系,大学毕业获学士学位;
1987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97年11月经北京市科干局和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委员会批准为社科研究系列副研究员;
1984年4月至今,任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项目管理干部、副处长、处长、副主任;
1997年~2000年,在中共北京市委党校研究生部党史专业学习,研究生毕业。
曾获荣誉:
2003年7月荣获首都防治非典型肺炎工作先进个人称号。
研究方向与成果:
主要从事北京历史文化研究。发表学术文章北京街巷与历史风云、北京城市景观与古都文脉、帝都文化——北京旧城中轴线、北京的城墙与城门等二十余篇;编撰北京传统文化便览、北京百科词典社会科学卷、北京经济史资料等著作。
17.山东大学教授山东省济南市中心医院眼科主任、主任医师、山东大学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世界眼外科学会成员、亚太地区白内障屈光医师协会会员、美国南加州医学眼科中心客座教授、山东省白内障康复中心办公室主任、中华医学会山东省眼科学会白内障学组副组长、中华医学会济南市眼科学会副主任委员、济南市眼科学会白内障学组组长、济南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济南市专家协会会员。
先后六次荣获济南市卫生系统科技工作先进个人奖励、连续三届荣获济南市卫生专业技术拔尖人才称号、荣获济南市十佳白衣天使称号。1996年赴新加坡国家眼科中心进修、2000-2007年先后赴德国、英国、法国、新加坡、瑞典等国家进行技术交流和专业考察。
在临床白内障显微手术方面有深入的研究和很高的造诣,先后为万余例白内障患者成功地施行了复明手术,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41篇,领导完成首席科研课题5项,获省市级科技成果奖励7项,获国家专利6项;2002年个人荣获“世界眼外科协会”颁发的“亚洲太平洋地区施行白内障手术贡献奖”。
18.郑州市商业银行副行长男,1961年11月出生,中共党员,研究生,经济师。曾任密县城市信用合作社主任;郑州市城市合作银行信贷处长、信贷部经理、资产保全部经理;现任郑州市商业银行副行长。
19.合肥市肥东二中高级教师李建平男1957年生,1982年6月毕业于安庆师范学院化学系,获理学“学士”学位,毕业后一直从事高中化学教学工作,1989、2001年两度获县人民政府授于“肥东县优秀教师”称号,2006年被评为肥东县骨干教师”,1997年在县课堂教学评比中获得高中化学一等奖。担任高中年级组长多年,2004年率领高三教师勤奋拼搏,抓细抓实,埋头苦干。当年高考成绩获得历史性突破,获合肥市高考一等奖。积极开展教研活动,写教育教学总结,在中学生学习报上发表《四种实验装置图的区别》(高中版第733期)。辅导学生参加省、市化学竞赛有4人获省级奖,近百人获合肥市一、二、三等奖,1998—1999年度所带班级获合肥市先进集体称号。
20 国民党将领李建平(1900--1951)少将。字育之,号诚中,湖北应城人。黄埔军校第3期毕业。1935年任湘鄂边区剿匪总部新编第3旅上校参谋主任,1936年4月任第94师280旅560团上校团长,1938年春升任280旅少将旅长,1939年8月任97军94师参谋长,1941年2月任贵州省保安处少将高参,1943年5月任军事委员会特派西康禁烟巡察执法监察部少将督察官,1945年4月任军事委员会少将高参,1947年10月退役,任湖北省国民义务劳动委员会主任委员,1948年秋接受中共指派,搜集情报,1949年5月在武汉迎接解放。1951年12月在湖北应城被处决,1986年4月予以平反,恢复起义人员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