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2-14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聋: 解释聋 lóng

(1) ㄌㄨㄥˊ

(2) 耳听不见声音:~子。耳~。发~振聩(发出的声音很大,使耳聋人也能听见;喻用语言文字唤醒糊涂的人,使他们清醒。亦作“振聋发聩”)。

(3) 郑码:GMCE,U:804B,GBK:C1FB

(4) 笔画数:11,部首:耳,笔顺编号:13534122111

参考词汇

deaf deafness

详细注解

lóng

[动]

(1) (形声。从耳,龙声。本义:丧失听觉能力)

(2) 同本义 [deaf;be hard of hearing]

聋,无闻也。——《说文》

聋者无以与乎钟鼓之声。——《庄子·逍遥游》

耳不听五声之和为聋,目不别五色之章为昧。——《左传·僖公二十四年》

(3) 又如:聋聩(耳聋或天生的聋子。比喻愚昧无知,不明事理);聋昧(耳聋目盲);聋瞢(聋盲)。又指聋子

发瞽披聋。——枚乘《七发》

(4) 愚昧;不明事理 [stupid]

郑昭,宋聋。——《左传·宣公十四年》

(5) 又如:聋言(比喻遮蔽,欺骗);聋俗(比喻愚昧无知的流俗,就如有耳而无闻);聋昧(比喻迟钝、愚昧无知)。又指不明事理的人

一兴异论,群聋和之。——王安石《答曾公立书》

常用词组

聋哑lóngyǎ

[deaf-mute] 大多为热病后遗,但有先天所致者。大多先耳聋而致口哑

聋子

lóngzi

[a deaf person] 耳聋的人

聋:病证名。指听力丧失或衰减。《素问·五脏生成篇》:“徇蒙招尤,目冥耳聋。”《康熙字典》释为“耳不听五声之和曰聋。”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