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虎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2-05-30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拉虎,历史上对满、蒙族男性所戴一种秋冬季帽子的称谓,这个称谓来自满语的汉化。“拉虎”帽子的形制,是用六块帽料拼接成类似被人们俗称为“瓜皮帽”的帽盔样子,但帽顶是尖的,帽盔外沿再拼接一圈卷起的帽沿。因此,当时又被人们称为“六块瓦”。

拉虎帽盔的材料多用毛毡、羊羔皮,帽沿用各种皮毛。这种帽子原为大众用帽,但自清代中期到民国,有钱人家佩戴的“拉虎”帽所用材料逐渐高档,帽盔用漳绒、缎子、毛呢等材料,帽沿有狐皮、獭皮、貂皮等名贵裘皮,并成为内地老年人喜欢的御寒帽子。

目前尚见蒙族群众佩戴,在一般帽子市场上,也可以见到类似形状设计的帽子产品。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